三年级数数学解决问题教案12篇 解决问题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三年级数数学解决问题教案12篇 解决问题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以供参考。
教学内容:教科书P55、56
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到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了解到什么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板书:有32人跳绳,6人一组,可以分几组?
二、新课
师:这个活动有没有进行平均分?
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小组讨论)
汇报,师板书:32÷6
学生独立算出结果。
汇报:可以是横式,也可以是竖式。
师问:得到的5是什么意思?2又是什么意思?所以单位是什么?
师:在解决这样的题目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来选择用什么算式解决。注意结果的单位。
三、做一做
出示食品饮料柜,问:你了解到什么信息?
(1)师:现在小丽有20元,全部买矿泉水,最多可以买几瓶?剩几元?
思考:买同样的东西是不是把钱进行平均分?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注意对横式单位的检查。
(2)如果你有15元,你能提出一个减法、一个有余数除法、没有余数的除法问题吗?(小组讨论、汇报)
四、练习
练习的第3题
出示四月份的日历。从日历上你发
现了什么?师提出问题:四月份有几个星期?
要求有几个星期,必须知道什么信息?
四月份有几天?一星期有几天?
学生得出解决的办法。30÷7
既然有4个星期,那么一定会有几个星期六和几个星期天?如果要使四月份有5个星期六和5个星期天,那么剩下的两天就分别是六、日。所以4月1日可能上星期六。
五、作业:练习十三的第1、2题。
导学内容
导学内容(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52~53页例1、例2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蓖ü练习,巩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
2本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比醚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服务生活的价值。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例2的图片纸、剪刀。
学具:例2的图画纸一张、剪刀。
导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前面我们刚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谁能说说这两种图形的面积分别应该怎么计算?
学生回答。(略)
教师:在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经常会用到上述知识。
二、教学例1
1背氏中畔ⅰ3鍪纠1的情景图,并出示相应的信息。
2闭页鑫侍狻
教师:从这道例题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请找出此题的问题是求什么。
3碧致劢夥ā
(1)学生分组讨论:
①理解油菜籽的产量主要与什么相关。(地的面积)
②土地是什么形状?(长方形)
③长方形地的面积怎么计算?(长×宽)
(2)全班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3)学生独立解决此问题。
三、教学例2
1背氏中畔ⅰ3鍪局魈馔技跋喙氐男畔ⅰ
2惫鄄旆治觥8貌莸氐淖槌汕榭鍪窃跹的?有哪些形状?
3背鍪疚侍狻A礁鑫侍馔时出现,请学生分别指出草地和小路分别是哪部分。
4碧致劢饩觥
(1)草坪的面积怎么算?
①左、右分开算,再相加。②左、右合起来组成一个大长方形,再计算。当学生说出第2种方法时,请他到展台上来动手操作,演示如何组合(用剪刀剪开再组合),全班同学也模仿操作,体会组合的过程。
操作完后要标注各边的长度,再独立计算。
(2)小路的面积怎么算?辅满小路要多少块砖?
①找出刚才剪下的“小路”,说说是什么形状,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②学生独立完成。
③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四、课堂活动(第53页)
要求:
1狈中∽楹献魍瓿伞
2碧致鄢龌疃的步骤。
3狈肿榛疃。
4比班交流方法与结果,互相。
五、课堂
教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下第八单元解决问题P104第13题
书上的图如下:
设计意图:在备课时,看到这道练习题就感觉有很多内容可挖,可以对学生进行问题解决的完整思考过程的训练,即“问题是什么——怎样解决——着手解决——回过头来看看”。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进行“枚举法”策略的渗透,培养学生有序、完整地思考问题,所以就把它进行了修改,作为一个例题教学。
[实录] :
1. 出示例题图,如下
引导学生观察图,想一想:从图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学生回答:可以知道一共有7个人要租船;
有两种船可以租,一种是双人船,租一条船每小时4元,另一种是四人船,租一条船每小时7元;
问我们该怎么租船。
[意图:当学生面临一个实际问题时,首先要有一个自己对问题进行消化、理解的过程,这其中就包括了对信息的分析,哪些是我可以得到的,哪些是我不知道的、要解决的。当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把问题描述出来时,说明他已经理解了问题。]
2. 引导学生思考:有几种不同的租船方法?
学生回答:可以全租双人船,要4条;
可以全租四人船,要2条;
可以租1条四人船,2条双人船
追问:还有别的方法吗?
学生回答:没有了
[意图:促使学生自发的进行枚举,使枚举变成有意义的自觉行为,而不是机械被动的接受。同学间的相互补充,可以使枚举逐步完整。]
3. 指导列表:我们可以把这三种方法用一张表格清楚的表示出来,先请大家看一看表格每项代表什么意思,再自己填一填。
租船方法 双人船条数 四人船条数
学生独立尝试,填后可同桌交流:比一比谁的填法更合理。
反馈:比较一下下面的两种填法,你认为谁的填法更合理,为什么?
填法1
租船方法 双人船条数 四人船条数
方法一 4 0
方法二 0 2
方法三 2 1
填法2
租船方法 双人船条数 四人船条数
方法一 4 0
方法二 2 1
方法三 0 2
学生回答:填法2更合理,有规律;
可以看出双人船条数慢慢减少,四人船条数慢慢增加;
这样填不容易漏。
想一想:还有别的合理填法吗?
填法3
租船方法 双人船条数 四人船条数
方法一 0 2
方法二 2 1
方法三 4 0
[意图:列表有助于有序枚举,首先引导学生理解表格的结构和内容。知道表格里的条件和问题不是随意摆放的,是根据数量之间的联系安排的。然后让学生尝试填表,在反馈中进行比较促使学生感受到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依次枚举的好处是能有效避免疏漏或重复。而且列表及时记录了每一种可能的方案,能直接在表格中看到问题的答案。]
4. 归纳方法:如果要使填表合理,既把方法都找完,又显得有序,我们在思考有多少种租船方案时就应该有序的思考。想一想:我们该怎样进行有序的思考呢?
学生回答:可以先全租双人船,然后慢慢减少双人船的条数;
也可以先全租四人船,然后依次减少四人船的条数。
[意图:组织学生反思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启发学生利用表格理出解题思路和步骤。填表的目的是理出解题思路、找到问题的解法。让学生看着表格知道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顺着两条思路去想,即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依次枚举,这样思考有序且完整。]
5. 进行选择:如果你也是其中一员,你会建议大家怎么租船?为什么?
学生回答:我会建议大家全租双人船,因为双人船坐着舒服;
我会建议大家全租四人船,因为四人船只要租2条,费用便宜;
我会建议大家租2条双人船和1条四人船,因为可能有的人愿意坐双人船,有的人愿意坐四人船。
想一想:我们一般是从什么角度去考虑该怎么租船的?
学生回答:从费用的角度
那我们算一算:三种租法各要付多少钱?(把表格补充完整)
租船方法 双人船条数 四人船条数 总共费用
方法一 4 0 4×4=16(元)
方法二 2 1 4×2+7=15(元)
方法三 0 2 2×7=14(元)
现在,你知道该选哪种租法了吗?
学生回答:选第三种租法,这样租费用最便宜。
[意图:在现实生活中对同一个问题,如果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虑,我们常常会作出不同的决定,各种决定之间并没有好与坏之分。让学生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去寻找几种选择的可能性,然后再归结为一个决定。体现数学在实际生活的应用性。]
6. 延伸:出示第2个问题“玩1个小时,每人要花多少钱?”
[意图:结合本单元问题解决侧重于乘除两步计算的教学而进行,既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又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参加集体活动时对费用的计算一般采用“AA制”的方法。]
一、教材
(一)教材分析
“解决问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8单元中的内容。本节内容安排了两个例题,分4课时进行教学,今天我说的是其中的第1课时。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量关系及解决问题的经验,初步了解了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学好本课知识,必将为学生以后的解决数学问题提高一个阶层。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学习时,已经会用表内乘法、除法以及加减法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对本课所研究解决的数学问题,学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在生活的。实践体悟中,有一定的整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经验。
(三)目标定位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及本课的知识特点,我预定如下几个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注意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难点是会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问题。
二、教学理念:
1、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中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以学生熟悉的广播操、跑步、相册等为教学资源,让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解决新问题产生积极的影响,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在教学时,我立足于让学生自主收集、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信息、寻找方法,对于学生合乎情理的阐述,给于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增强信心。不断的引导和鼓励,使学生逐步形成从多角度去观察问题的习惯,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以旧引新
这一环节,我从学生熟悉的广播操入手,通过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猜的,加深学生对行列的认识,同时也巩固了几个几。
(二)注重发现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从一个小方阵,很自然地呈现出书本的.例题:三个大方阵,让学生通过观察,去发现题中所呈现的数学信息,再出示问题,形成一道完整的解决问题。通过例题的分析与解答,旨在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一题多解的思维。当然,此时的教师不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在看,而是以合作者的身份积极参与。在解题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此题的教学,意在使部分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理解并能掌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题方法,而其余学生只要掌握自己理解的那种方法即可。
(三)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这里我安排了三个练习,第一题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第二题放手让学生自己来探索,在反馈时重点让学生来说说是怎样想的,第三题安排了一题让学生自己来提问,并解决问题。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通过“你今天学到了什么?”让学生对本课有一个回顾,然后通过数学日记的形式来提出“一家五口一共要花多少钱?”?这个问题来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这两类两步计算问题的不同有一个初步的比较,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教学内容:教材第104页,练习二十三第11~13题。
教学目标:
1.学会用两步计算的除法和减法、除法和乘法来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2.学生经历合作交流、分组讨论等学习过程,感受并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建立学习自信心。
教学重点:用两步计算的除法(乘法加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能灵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
一、预习作业:
1.自学书第103到105页第10到16题。自己读懂题目,独立解决问题。
(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用了什么方法?)
2.描述情境:
小明3分钟打字210个,小华每分钟打字65个。小明每分钟比小华多打多少个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用用两步计算的除法(乘法加法)解决问题。有时也涉及到减法、乘法。大家要灵活运用。(板书课题)
二、预习反馈、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练习二十三第11题。
(1)自己读懂题目,独立解决问题。
(2)组织交流,订正。(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用了什么方法?)
(3)你知道还有什么鸟或小动物能捕捉害虫吗?
(对学生进行保护益鸟、益虫,保护生态平衡的教育。)
2.练习二十三第12题。
(1)读懂题意,怎样判断“买哪一种便宜?”
(2)独立解决问题。
(3)交流、订正。
(4)本题通过计算单价,用比较的方法可以确定哪一种便宜。
不需要两步计算。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要学会灵活处理。
3.练习二十三第13题。
(1)读懂题意,要解决什么问题?独立解答。
(2)所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3)想一想:他们为什么选择租四人船呢?(合理、合算)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甲种香皂买三送一要16元,乙种香皂买一块要4·60元,买哪一种便宜?
(1)读懂题意,甲种香皂买三送一要16元,就是4块要16元。
(2)分析:买哪一种便宜?只要先算出甲种香皂的单价就可以了。
(3)甲种香皂每块的价钱是16÷4=4元,乙种香皂买一块要4·60元,
因为4元<4·60元,所以买甲种香皂便宜。
2.小红每天早上上学,中午回家,下午上学,晚上回家。两天之内一共走了2880米。小红家距离学校大约多少米?(考察学生收集对解决问题有用的信息的能力。)
(1)学生独立读懂题意。
(2)分析:小红一天走几趟?(4趟)
(3)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先解决一天走多少米?
2880÷2=1440米,再解决一趟走多少米?1440÷4=380米。
(4)小红走一趟的路程就是她家到学校的距离是380米。
四、反思,拓展升华
1、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你觉得快乐吗?
2、希对实际问题灵活处理,能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3、想一想:周围生活中有哪些问题可以两步计算就解决的。
五、布置作业
《作业本》第52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事物或图像,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知道几分之一这样的数是分数,并借助图形明确几分之一的含义。
2、使学生记住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的读、写几分之一,并能借助图形认识比较几分之一大小的方法,学会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3、通过演示、操作、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主动探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认识二分之一、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教学难点: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先请同学们欣赏一幅图片。这儿风景怎么样?
生:很优美。
师:有两个小朋友在这野餐,让我们看看他们带了哪些食物?
生:四个苹果,两瓶水,一个蛋糕,
师:你认为他们会怎样分配这些食物?(生:平均分)
生:平均分,每人两个苹果,一瓶水,半块蛋糕。
师:好,能不能说说这样分的理由?
生:这样公平。
师:这里我想到了一个数学问题。你有没有想到?
师:把这些食品平均分成两份后,苹果每份两个,可以用数字2来表示;水每人一瓶,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蛋糕每份半个,可以用一个数字来表示吗?
生:可以。是二分之一。
师:(师板书:二分之一)这是这个数的读法,你知道这个数怎么写吗?
生:1/2。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看书的。
师:很不错的习惯。同学们,你们以前见过这样的数吗?像1/2这样的数叫做分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分数。
二、新授
(一)认识1/2
1、师:你们知道分数是怎么来的吗?请同学们看投影
2、师:(电脑演示)我们把1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就是原来它的二分之一,写作1/2
3、师:这里的它指的是什么?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半块蛋糕吗?(提示:为什么是两分而不是三分?为什么是之一而不是之二
生:它指的是蛋糕;两分是因为把蛋糕分成了两粉,之一指的是其中的一份。
师:其他同学也是这样想的吗?很好的想法。下面我们来研究它的写法。它的写法是由几部分组成的?(三部分)哪三部分?()为了讲起来方便,人们给这三部分都起了一个名字,它们分别叫分数线、分母、分子;你知道这三部分分别表示什么吗?
生:——一表示平均分,2表示把这个蛋糕分成了两份,1表示其中的这一份。
师:讲的真不错,也只有这样积极思考才能学得真本事。下面我们放松一下,做几道简单的题。
4、练习一:判断(电脑出示)
5、练习二;同学们真聪明。现在王老师要考验大家是不是心灵又手巧,下面请你们动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出长方形的1/2。
师:哪位同学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并说一说你是做出来的?
(二)认识1/3
(电脑显示)
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份(电脑演示)。那么这一份是这个圆的几分之几?第二份、第三分呢?
师: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都是它的三份之一,写作:1/3,读作:三分之一
(三)认识其它分数
接下来,王老师要看看大家创造力,请你来创造一个分数,并说一说它表示的意思。
小结:像1/2、1/3、1/4、1/8这样的数,都是我们的新朋友分数。
(四)分数大小的比较
1、利用刚才学生创造的1/2,1/4,结合图形,比较大小;
2、比较1/2,1/8的大小
3、比较1/4,1/8的大小
4、师:你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五)练习
师:同学们的表现真不错,感觉累吗?想不想试试自己的本领呢?
好,来看第一关(想想做做第一题);第二关(想想做做第三题)。
三、总结
今天这节课,王老师与大家合作得非常愉快,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想一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教学内容:三上第二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15页。
教学目标:
1.根据现实的问题情境合理选择估算策略,掌握估算方法,能将三位数看成接近的整百数或整十数进行近似计算。
2.通过估算方法的学习,使学生体会估算在生活实际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估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估算。
教学难点:根据现实情境,合理选择估算策略。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快速抢答比赛。
(1)一本书共有400页,小明已经看了102页,大约还有多少页没看?
(2)小货车的载重量是300千克,一箱货物重88千克,另一箱重96千克,这些货物能一次运走吗?(3)爸爸有600元钱,录音机398元,自行车290元,买这两样东西够吗?
(4)一至三年级有223人,四至六年级有234人,会议室有300个座位,坐得下吗?
今天我们来学习“用估算解决问题”【板书】。
二、交流探究
我碰到了电影院里的一个数学问题,小朋友们愿意帮我解决吗?【出示主题图】仔细看,你知道了什么?
1、生说信息和问题。
2、这个问题能解决吗?你打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板书】223+234
3、用他的方法判断下,你认为能坐得下吗?(请3-4个生说,不具体说理由)
怎么想的呀,把你的想法在四人一小组里说一说。
4、全班交流:谁愿意把你的想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1:223 + 234 220 + 230 = 450>441 坐不下
预设生2:223>220, 234>230,220+230=450,223+234>450。坐不下。
预设生3:200+200=400,20+30=50,223+234>450。坐不下。
预设生4:精确计算223+234=457
4、辨析:有一位小朋友估算的方法和我们想得不一样,打开书本15页,看到“分析与解答”, 为什么这位小朋友说还是不能确定呢?将223看成200,234看成200,这样算出200+200=400,虽然我们知道223+234>400,但无法确定是否大于441。在这一题中把三位数看成整百数还不能解决,要看成几百几十的数。
6、解答正确吗?你有没有什么方法证明我们的解答是正确的?
板书:
三、反馈练习:
1.课件呈现P15的“做一做”:你认为坐得下吗?(生说一说,你呢,你呢?)
(1)怎么想的?把你的想法记录在1号练习本上。(学生独立思考,自己选择估算策略解决问题。)
(2)和同桌说一说你的想法.
(3)谁愿意来展示你的想法。(生展示练习本,让生自己说。)
生1:将196看成200,将226看成230,这样算出200+230=430,因为430<441,所以坐得下。
讨论生2:196+226,把196看成190,226看成220,190+220=410,这样就能确定196+226<441吗?为什么?(还没算个位,补充6+6=12,看来这种方法还要作进一步分析。)
师:看看这两种方法,一种把196+226看成200+230是估大了;另一种把196+226看成190+220估小了,哪种方法好呢?(大估更合适,比较简便),看来大估还是小估还得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请有错的小朋友订正。
【板书】: 196 + 226 (估大)200+230=430<441 坐得下。
3、比较分析:解决学校看电影和旅行团看电影的问题时,这两种方法(指板书)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四、多种练习,巩固提高
1.基础练习:P17练习三的第6题。
(1)请小朋友将这些小鱼分到两个箩筐里,
(2)生判断结果,说想法。
(3)师问:258+171这条小鱼放哪儿呢?你怎么想的?619-203这条呢?
点评:既会判断又会分析,真会学习!
2.变式练习: P17练习三的第8题。
(1)妈妈有400元,够吗? 245元+187元
想1:(小估)240+180=420>400 不够。
(2)如果妈妈带500元,够吗? (大估)250+200=450<500,够。
四、全课小结
1.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你们对于估算还有什么问题吗?
板书: 用估算解决问题
【王老师点评】
1、学生的思维需要辅助外形的呈现,教学中需要思维外化的策略。教师尽量少说,让学生动起来。导入环节,能不能让学生参与进来,可以调整为让学生把结果写在作业纸上,先不说出来。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学生反馈时,教师将数据写在黑板上,数据不能悬空。
2、第二环节要放手让学生去解答,反馈中一要安抚好采用准确计算的学生,二要引导学生可不可以不准确计算就能判断出结果,同时引导学生从估成几百调整到几百几十。
【教学反思】
本课的内容是建立在前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与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基础之上的,由于学生没有学过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精算,在本课的估算中,他们还必须将三位数估成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进行计算。本节课通过“学生看电影”与“旅行团看电影”,感受不同的估算方法适合解决不同的问题,解决问题时要根据需要进行灵活选择。总之,一个目标:在估算中感受、体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深刻道理。通过比较“在什么情况下小估(大估)比较合适?”的问题讨论,让学生体会选择估算方法对问题解决的重要。从而使学生将数学知识活用即“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提高了学生估算技能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本节课教学中值得调整的是还没有给予学生充分地时间,让其独立思考的基础善,相互讨论,共同探索,老师讲得多,还是没有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每一位孩子都能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教科书(新课标)三年级下册第106~10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 通过活动,让学生更加理解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
2. 通过让学生自主调查、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设计出自己喜欢的校园。
3. 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分析问题的习惯,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自主调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出自己喜欢的校园。
教具、学具准备:
电脑投影仪。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一、 复习铺垫。
1、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什么方位?后面、左面、右面呢?
2、说说本校校园里八个方位都有哪些建筑物?如果把它画在纸上一般按什么规律来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二、 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电脑展示某校校园平面示意图,说说校园的各个方位都有哪些建筑物或教学设施。
师:这个校园设计得漂亮吗?合理吗?你有什么建议?
师:如果能在设计漂亮、合理的学校里面学习,你们会有什么感想呢?你们想不想也自己设计校园呢?今天我们就自己来设计校园。(板书课题)
三、小组活动。
1、小组交流:说说每人调查的本校和其他学校都有哪些设施。
2、集体反馈:请几个同学说说的情况。(用学过的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来叙述。)
3、小组讨论:本校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的?必须添置哪些设备等。
4、集体反馈:请几个同学说说自己的看法。
5、出示本校的校园示意图,讨论:
(1) 应该在什么地方添置什么设备?
(2) 绿化上面你有什么见解?
(3) 操场的大小或形状如何?
(4) 你还有哪些设想?
6、利用手中的画笔来设计自己的校园。(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合作动手设计,教师巡视指导。)
7、每个小组各派一名同学介绍自己设计的校园示意图。(利用学过的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来描述。)
8、展示每个人的设计图,让同学们去参观交流。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活动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多请几个同学发言。)
师:同学们,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都跟数学有关,如设计校园。只要我们细心观察,认真思考,运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认真分析,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不断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出自己满意的校园。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 55 页例 4 及练习十三的部分题。
教学目的:
1、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对熟悉的生活事例进行探讨和研究,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正确地写出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3、在解决问题中,感知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练习本、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教室来了一位新朋友(出示聪聪的图片),聪聪要完成一项任务,一起来看看吧。(出示课件)
揭示课题: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
二、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同学们喜欢上体育课吗?三(一)班的这节体育课上老师遇到了一个数学问题,(出示课件)
1、提问: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你能根据图中的有效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课件同步出现:可以分几组,还多几人?)
(1)、请学生到展示台上演示自己的计算过程并进行解释。
(2)、根据商和余数的单位提问:这里的商5表示什么意思?余数2呢?
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规范的解答格式,提醒学生计算细心,并注意带上正确的单位,最后还要写上答语。
2、例题延伸:现在体育老师临时想改一改分组的情况,有32人跳绳,平均分成6组。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请1名同学在黑板上做。
3、对比:仔细看一下这两道题的解题过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吗?(课件展示)
32÷6=5(组)……2(人)
32÷6=5(人)……2(人)
师:为什么算式一样结果也一样,单位会不一样?(帮助学生进一步一理解)
小结:单位名称是跟我们解决的问题有关,所以平时我们在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看清问题,弄清商和余数的单位。
三、实践应用,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1、看大屏幕,解决读书节中的问题(57页,4题)。
(1)先从图中找信息。
“23元最多可以买几本?还剩多少元?25元呢?”
学生独立解答,反馈。
2、课件出示:
A、航模小组用25个车轮组装四驱车,
最多能装几辆?
B、一辆货车载重量4吨,要运25 吨货物,至少需要几辆?
(1)同学们自己先想想,再小组交流。
(2)列算式并解答。
(3)全班展示说明。
小结: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教材第100页例2,练习二十三第10、14~16题。
教学目标:
1.学会用两步计算除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经历用除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除法计算在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3.在学习过程中,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体验解决实际问题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用两步计算除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
一.预习作业:
1.看一看:P100例1的主题图
2.想一想:
(1)画面上同学们在干什么?从图中你还获取了哪些信息?
(2)怎样解决每个小圈有多少人?
(3)60÷2=30表示什么?30÷5=6又表示什么?
(4)你还有别的解决方法吗?并说出每一步表示的意义。
尝试作业:P100做一做说一说:第1步求什么?第2步求什么?
二.预习反馈:
1、王老师把16枝铅笔平均分给2个小组,每个小组有4人,平均每人分到几枝铅笔?
2、今天我们学习“用两步计算除法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3.出示例2情境:团体操表演。
(1)从这个情境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3)思考解决问题的步骤、方法,独立解决问题。
(4)组织交流,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
二.关键点拨、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做一做,课本第100页“做一做”。
(1)独立解决问题。(提示:要解决什么问题,收集、分析相关信息。)
(2)组织交流。
(3)展示不同的解法。
(960÷6÷8=20箱,960÷(6×8)=20箱)
(4)鼓励有创意的解法。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练习二十三第10题。(关注学生针对问题收集信息的能力。强调先解决什么问题?)
2.练习二十三第14题。(本题的数学信息比较隐蔽,要求学生仔细观察。)
3.练习二十三第15、16题。(学生独立解答后,组织展示交流。)
四、反思,拓展升华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观察问题要仔细,善于选择有用的信息或加工信息。)
2.小红去游泳池游泳,她在池道内游了3个来回,共游了240米。
这个游泳池的池道有多长?(先求一个来回有多长?再求池道有多长?)
五、布置作业
《作业本》第51页。
教学内容:教材第101~103页,练习二十三第2、5~9题。
教学目标:
1.学会用两步计算的乘法和加法(减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学会收集数学信息的能力。
2.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方法。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会欣赏自己、欣赏同学,与同学友好合作的良好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学会用两步计算的乘法和加法(减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能对实际问题具体分析,确定解决问题的步骤及方法。
教学设计:
一.预习作业:
1.看一看:P101
2.想一想:
(1)画面上他们在干什么?从图中你还获取了哪些信息?
(2)怎样解决?做一做说一说:第1步求什么?第2步求什么?
每步表示什么意思?你还有别的解决方法吗?
二.预习反馈:
1.想一想,算一算:
盒子里有若干捆铅笔,每捆5枝。小明先拿出2捆,接着又拿出4捆,他一共拿出多少枝铅笔?(讨论算法)
2.练习二十三第2题。
3.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可能也会用到加、减法。(板书课题)
三、关键点拨、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练习二十三第2题。
(1)看题,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3)组织交流。
(4)你做对了吗?
(5):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根据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而决定的。
2.练习二十三第9题。
(1)自己看题,收集信息,确定解决问题的步骤与方法,列式计算。
(2)组织讨论。你收集到了哪些信息,解决问题的步骤是怎样的?
(3)比较哪一种算法好?哪一种简便?
①15×4+7 ②15×5-8
3.练习二十三第7题。
(1)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强调对“一年”的理解)
(2)独立解决问题。
(3)组织讨论,订正。
(4)环保教育:不乱扔垃圾、保持环境卫生。垃圾分类存放处理。
4.练习二十三第8题。
(1)独立解决问题。
(2)组织讨论、订正。
四、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练习二十三第5题。(巩固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要求比较熟练。)
2.1箱百事可乐6小瓶或4大瓶,老奶奶进了15箱小瓶可乐,12箱大瓶可乐。她进了多少瓶可乐?
(考察学生从生活场景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求独立解决问题。)
五、反思,拓展升华
1.:你认为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什么?
(1)观察要仔细。(2)收集信息要全面。(3)有些信息需要加工或处理。
(如练习二十三第7题,一年=12个月)
2.作业:练习二十三第6题。
六、布置作业
《作业本》第50页。
一、教学内容:练习十三的第4、5、7、8题及相关补充练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与态度让学生感受到有余数除法的价值,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其中也让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的实际问题
2、难点: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五、教学准备:情境图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师:同学们,现在书店对小朋友进行书的优惠,每本儿童读物都只卖4元,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几个同学都要买些什么书吧。
师出示书店买书的情境图
让学生找出问题,独立解决。
2、师出示森林餐厅的情景图,让学生先说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老师板书。
问:是不是平均分的事情?是怎样分的?
那么该如何解决?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汇报不同解决办法。
3、出示丛林探险的情景图,让学生观察,说说自己所了解到的数学信息。并说说要解决每个问题所需的数学信息是不是知道。独立解决。
4、观察花店的图,把了解到的数学信息列出来。理解题目的要求。
让小组一起用圆片、三角形、正方形来代替花进行扎花。最后一起确定解题策略。
5、给班级分组,怎样分比较科学,说说理由。
(三)拓展延伸,深化提高
聪聪陪妈妈去水果市场买水果,妈妈说:“聪聪,我想买35个苹果、28个梨子、32个橘子,然后你按4个苹果、5个梨子、6个橘子装一袋,看看可以装几袋?
(四)课堂总结
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