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办公范文 > > 工作总结 > 正文

岭南版美术第七册教学工作总结6篇 岭南版美术教学计划

2023-02-26 06:23:47工作总结

岭南版美术第七册教学工作总结6篇 岭南版美术教学计划

  通过写工作总结,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且加以改正,然后在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岭南版美术第七册教学工作总结6篇 岭南版美术教学计划,欢迎参阅。

岭南版美术第七册教学工作总结6篇 岭南版美术教学计划

岭南版美术第七册教学工作总结1

  七 年 级 下 册 美 术 教 学 计 划

  为使初一新生更好的适应初中美术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特长,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提高审美能力,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特制订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提高学生审美水平,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发展健康个性,充分发挥学生潜能,使学生全面地发展。

  二、学情分析

  初一共有四个班,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较高,但美术基本技能掌握较低,有一种盲目性,部分学生有一定的美术特长,有待于进一步发掘提高。

  三、基本内容分析

  本册划分为六个单元,共18课时,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世界遗产之旅》:了解世界遗产的概念与类别,欣赏、感知中国世界遗产的美感特征;认识世界遗产标志,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欣赏感受外国世界遗产。

  第二单元《生活中的点、线、面》:学习点、线构成的知识,运用点与线的构成设计表达情感;学习面与色的构成的构成知识,运用面与色的构成设计表达情感。

  第三单元《源于自然的启示》:以大自然的花奔为设计元素,运用单独纹样、连续纹样设计装饰生活用品;感知各种肌理的形式美感,体验应用肌理的天然妙趣。

  第四单元《静物画构图与色彩》:学习运用三角形构图的知识,进行静物构图练习;学习色彩的基础知识,用色彩表达不同情感。

  第五单元《我心中的大海》:了解版画的艺术语言,用纸版画的制作方法进行海洋题材的创作;以保护海洋环境为主题,进行科幻绘画创造。第六单元《发现与造型》:探究、感知生活中美术现象与美术门类及其特征;尝试运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进行美术创作,体现低碳环保理念。

  四、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2课时 第二单元:约4课时 第三单元:约4课时 第四单元:约4课时 第五单元:约2课时 第六单元:约2课时

  五、具体措施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把握课改理念,因材施教,改革教学方法。

  2、认真备课、上课,注意搜集相关的美术资料服务于课堂教学,充分利用好班班通,努力让美术教学多彩多姿,学生有兴趣,学习有收获。

  3、积极发挥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培养高素质有特长的人才。

  4、加强特长生培养,成立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更好地培养其艺术才能。

  5、经常组织相关的美术活动,互助互学,共同提高。

  6、注意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到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7、教学活动中注重德育渗透,努力做好教书育人,培养行为美、心灵美的高素质人才。

岭南版美术第七册教学工作总结2

  小学美术第五册教案(岭南版)

  一、教材分析:、教材内容与人文、社会科技、学生活的联系,找出了结合点。岭南版小学美术第五册教案

  2、注重基础性,均衡和全面地安排各学习领域,把握不同课型的特点。

  3、充分利用教材中丰富的图像世界,关注多视角的观察要点。岭南版小学美术第五册教案

  4、挖掘、拓展教材的兴趣点,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5、依据美术课程标准,实施三维教学目标,注意教材内容呈现的方式与特点。

  6、灵活设计评价要点,突出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岭南版小学美术第五册教案

  二、学生情况发析:、三年级学生已经养成了较好的绘画习惯,在课堂常规等方面有较好的表现。

  2、学生已掌握了不少的美术知识,并有意识地在课余时间接触有关美术的知识,能自觉地感悟生活中的美。

  3、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流动人口,所以学生对于美术知识的掌握差异较大。

  三、提高教学效率的主要措施:、重抓习惯养成教育,美术课堂是较为活泼,但所接触的材料也较多,这就需要学生们养成很好的学习习惯,以便在以后的课堂教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重视想像画、主题画的训练,以开发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并能把自己所想像的表现在美术作品中。

  3、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把生活中的多种材料综合到美术课堂中来,让学生能应用多种材料表现美好的事物。

  4、注意渗透开放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表现。

  教学安排表:

  岭南版小学美术第五册教案

  周次教学内容课时

  第一周准备课(认识美术课)1

  第二周第一单元

  漫步建筑世界

  第一课 各式各样的民居2

  第三周第二课 走近现代建筑

  第二单元

  奇异的旅行

  第三课肚子里的故事1

  第四周第四课巨人和小矮人历险记2

  第五周第五课多彩的世界

  第六课

  有趣的水墨游戏1

  第六周国庆长假

  第七周第七课 可爱的水墨昆虫

  第八课 现在、未来的我1

  第八周第九课 我的好邻居

  第十课 我的动物朋友

  第九周第十一课 我们的音乐会

  第五单元大自然的奥秘

  第十二课 刮大风1

  第十周第十三课 雨来了

  第十四课 奇特的热带植物1

  第十一周第十五课 家乡的山林2

  第十二周第十六课 长颈鹿的悄悄话

  第十七课 鱼儿鱼儿告诉我1

  第十三周第十八课 奇妙的建筑2

  第十四周第十九课 漂亮的“高楼”2

  第十五周第二十课 我们心中的校园2

  第十六周主题创作 我心中的梦想2

  第十七周期末复习与考核(美术)2

  第十八周第十九周第二十周期末复习与检测

  岭南版小学美术第五册教案

  教学内容准备课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绘画习惯,激发学生学好美术课的兴趣。

  2、明确美术课的学习要求,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

  教学重点明确美术课的学习洒求,确定自已的学习目标。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相互介绍。

  二、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出示树叶。

  2、谁有什么办法把它变得漂亮。

  A、上色。B、加花边。c、变造型。

  3、小结:同学们已经能把一片简单的树叶变和更加漂亮、色彩丰富。

  以后我们可以用这些方法把生活中的很多物体变得更漂亮。

  三、明确本期的学习目标。、了解本学期需要学习哪些内容?

  2、通过本学期的学习你会将学会哪些知识?

  3、你最喜欢学习哪些内容?为什么?

  四、创作活动、翻开课本第一页看需要做些什么?

  2、进行创作:自由制作各种漂亮的树叶,在每一个树叶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及想说的话。

  3、学习创作,师巡视指导,注意提醒学生绘画的习惯。

  五、展示创作作品,师生共同评价。

  六、小结。

  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各式各样的民居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各式各样的民居建筑,欣赏独特的艺术造型。

  2、概括民居的主要特征,并能用绘画工具表现。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建筑文化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欣赏民居的独特造型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抓住主要特征表现。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各地分布着各种各样的民居建筑,这些古老的房屋,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二、欣赏各种各样的民居。、请大家自由地观察各类民居的特点,挑出你自己最喜欢的那种民居,说说为什么喜欢?

  2、比较不同的民居,其建筑材料和造型。(屋顶、门、窗、外形等)有什么不同?

  3、总结各类民居的特点,用一个词来表达自己的不同感受。

  窑洞:取暖

  温暖

  傣族竹楼:防潮 奇特

  北京四合院:宽敞 温暖

  皖南马头墙:自由 轻松

  围合式土楼:安全 奇特

  三、说说家乡老房子的特征:、自由说说家乡老房子的特征。

  2、画一画家乡的老房子,表现出主要的特征。

  四、作品展示、展评、自由介绍自已的家乡老房子,及其创作思路。

  2、师生共同评价。

  五、小结。

  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走近现代建筑

  教学目标

  1、了解近现建筑新颖简洁的外观及其鲜明的个性特点。

  2、能运用几何形组合的造型方式,画出自己想像的现代建筑。

  教学重点了解近代建筑的新颖简洁的外观及个性特点

  教学难点能应用几何形组合、想像现代建筑。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各种现代建筑的挂图等,让学生有对近现代建筑特点的感知。

  2、出示各式民居,让学生比较,得到更为鲜明的对比感知。

  3那鲜颖简洁的外面,仿佛是一首节奏感强烈的乐章。

  二、欣赏,感受、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建筑谈谈自己的感受。

  2、重咪选择罗浮宫玻璃金字塔、广州会展中心、中华世纪坛作重点讨论。

?罗浮宫玻璃金字塔:简洁、宏伟、稳重。

?广州新会展中心:流畅、气派。

?中华世纪坛:庄严、精致、独特。

  3、对于不同规格的现代建筑,选择适合的词汇表达自己的不同感受。

  4、总结:现代建筑大量采用新工艺及钢、玻璃、合成材料,突出了轻、光、透、薄的特点,大幅度地延伸空间、体现高科技的新形像。

  三、学生创作、运用几何形体组合的造型方式,画出自己喜爱的现代建筑。

  2、要求:

  1、简洁、明快、气派

  3、用色鲜艳、透明。

  四、作品展评。

  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巨人和小矮人历险记

  教学目标

  1、能用线条或色彩画出自己变大或变小后发生的趣事。

  2、培养学生大胆的想像创新的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大胆的想像力。

  教学难点表现变大变小后的趣事。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一、欣赏、欣赏《巨人》韦思的作品,感受巨人与小矮人的不同感受。

  2、欣赏学生作品《在草丛中旅行》你发现了什么?

  二、观察?想像?发现、假如你是一只小蚂蚁,走进教室给你什么感受,展开想像的翅膀。

  2、假如你是一只小虫,爬上树梢你会怎么想?

  3、假如你是一只大象,走进我们的校园看到这么多小朋友,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三、自由欣赏课本中的范图,看能给你什么启示?

  四、做一做

  用线条或颜色画出你变大或变小后发生的趣事。

  师巡视指导。

  五、展一展、评一评、评一评谁的想象力最为丰富,最新奇。

  2、谁画的表情、动作既夸张又有趣?

  3、师作小结

  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肚子里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事物的科学观察方法及想像力、创造力。

  2、引导学生关注事物细节的描绘及其内部结构、物与物之间的关系。

  3、使学生能运用简单的绘画工具表现所见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运用简单的绘画工具表现所见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力、丰富的想像力及创新能力

  教学用具学具:各种绘画工具:油画棒、水彩笔、铅笔、图画纸等。

  教具:学生创作的《肚子里的故事》的作品、创作步骤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你们知道哪些有关肚子里的故事?指名讲故事。

  2、激趣:你们想到谁的肚子里去旅行呢?(学生谈)

  二、欣赏作品,讲故事:、根据学生们的愿望展示学生作品,指名根据作品讲故事。

  2、欣赏课本中的六幅学生作品,选择你最喜欢的作品,根据作品把故事讲给你的同桌听听。

  三、引导想像,编创故事情节:、引导想像创编故事:如果到老虎、大象、蚂蚁肚子里去旅行会发生什么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2、自由创编肚子里的故事,想像会出现什么画面。

  四、探讨绘画方法:、学生讲绘画步骤,师总结、板书、展示图片。

  问:如果让同学们把肚子里的故事画出来,你打算分几个步骤来完成呢?

(1)想像确定故事内容;(2)勾画肚子;(3)创作故事情节;(4)整理画面;(5)上色。

  2、在绘画过程中还应注意哪些问题?学生说,师展示图片。

(1)构图太小;

(2)构图太满;

(3)构图不均衡。

  五、学生创作:、创作要求:

  同学们把自己创编的在肚子里发生的故事画出来,只要求画出线描搞。

  2、学生创作,师巡视指导。

  六、作业展评:、学生自由展示作品。

  2、指名说故事及创作思路。

  3、师生共同评价。

  七、课堂延伸:

  请同学们把你的作品带回家给你们的爸爸妈妈们看看,并把你们创编的故事讲给他们听听。

  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巨人和小矮人历险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感知巨人与小短矮人的视觉形象对比与角色变化的想像力;

(2)学会用变形夸张与组合的手法去表现童话故事。

  2、过程与方法:

(1)分别从巨人与小矮人的角度去观察身边事物的形象特征;

(2)从不同角度观察发现意想不到的事物。

  3、情感与态度:

(1)积极收集与讲述相关的童话故事;

(2)共同参与画家与同龄人作品的欣赏点评活动。

  教学重点扩大想像的窨,增大奇思异想的力度。

  教学难点如何以周围环境衬托出自己变大或变小。

  教学用具

  1、色彩笔。

  2、有关《巨人和小矮人历险记》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认为最大的人是谁?谁来形容一下到底有多大。

  你认为最小的人又是谁,有我么的小呢?

  二、欣赏感知、欣赏课本中的卡通图《草丛中的世界》,感受草丛中的卡通动物世界,猜猜谁是巨人和小矮人,想想它们中间有怎样的历险童话故事。

  引导学生观察,指名讲故事。

  2、欣赏《我变大了,老虎变小了》,感受凶猛的老虎变成小动物,我变成了大人,感受一种安全感,感受画面对比强烈的色彩。

  3、欣赏《巨人》,感受飞奔的巨人与海滩小朋友的夸张对比。

  4、欣赏《巨人筑城堡不费力气》,体验巨人建筑师的角色,会有什么奇迹出现呢?

  三、小组活动,启发想像

  想一想,我变大或变小后有何奇遇?(如档我们变大或变小后走在深圳的公路上会出现什么情况)

  说一说,把自己变成你所想像中的巨人或小矮人后所发生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四、小组创作、小组内的同学,把自己设计成巨人或小矮人,把本组同学所想像中的场景表现在作品中。

  2、小组合作创作,要集中体现本组同学的主要构想,发挥集体的智慧,合作完成。

  五、作品展评

  自由展示作品,评一评:

(1)谁的想像力最丰富、最新奇?

(2)谁画的人物表情、动作既夸张又有趣?

(3)谁的画面表现得最美?

  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缤纷的色彩乐园

  教学目标

  1、能从周围环境的色彩中认出三原色和间色,能用颜料调出间色。

  2、感受三原色与间色给人的不同感觉,感受色彩变幻之美。

  教学重点认出三原色与三间色,调出三间色。

  教学难点感受不同颜色给人的不同感受。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一、欣赏范例、欣赏妮古罗莉的《夏日》:

  A、先在左边的图片中找一的大自然中不同的色彩,你能说出这些色彩的名称吗?

  B、这幅画用了多少种色彩,你看得出来吗?

  c、你能否给我幅画取个名字,说说画给你什么感觉。

  D、看了画家的一,你还有什么感受?

  二、色彩游戏、师展示三个装有颜色试管。

  如果把两个试管的颜色倒在一起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2、让学生自由地进行色彩的调配,看两两调,会发生什么变化?

  3、学生汇报调色结果,师板书

  三、画一画、我们身边的物体都是什么颜色的?

  2、你能用我们有的三种颜色把没有的颜色也调出来吗?

  3、学生分小组进行调色、创作。

  四、展示、评价、自由展示自己调色创作的作品

  2、学生自由评价

  3、师小结。

  课后反思教学的评价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评价:

  1、能否对观察大自然色彩及装扮生活的色彩产生兴趣。

  2、是否能用色彩大胆地表达自己观察得到的色彩印象。

  3、我发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教学内容有趣的水墨游戏

  教学目标

  1、认识中国画的工具。尝试毛笔的不同执笔方法。能掌握粗细、干湿和浓淡的对比画法。

  2、在水墨游戏中体验中国画材料的独特表现手法。

  3、尝试各种水墨技法,喜欢在游戏中体验水墨情趣。

  教学重点认识水墨材料的特性。用毛笔画出种线条。

  教学难点掌握笔墨中干湿、浓淡、粗细的变化。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欣赏吴冠中的《水乡》、你觉得这幅画简单还是复杂?你觉得这幅画生动还是呆板?有趣还是没趣味?

  2、这一幅画有哪些形状?有哪些线条?有哪些颜色?

  3、这贴画是谁画的?你喜欢吗?

  二、认识工具材料:、猜一猜,老师的画是怎样画出来的?

  2、出示各种工具,让学生认识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3、师用各种工具材料演示各种使用方法,并与其他画种的材料相互区别。

  三、画一画:、用各种工具在自己的纸上试试笔,感受各种方法画出的各种线条。

  2、谈谈用国画工具使用的不同感受。

  3、自由地进行各种浓淡、干湿、粗细的水墨游戏。

  四、比一比:、谁画的线条种类多,谁画的水墨效果丰富。

  五、课堂延伸:、想一想各种不同浓淡、干湿、粗细的水墨可以用来表现什么效果?

  2、尝试用各种方法画自己想画的物体。

  课后反思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提醒学生注意:、蘸墨时毛笔先蘸水,只用笔尖蘸墨。

  2、墨水和水不要一次加得太多。

  3、养成良好的作画习惯。

  4、注意环境卫生。

  教学内容可爱的水墨昆虫

  教学目标利用点、线要、面组成丰富的色调来表现对象。能掌握粗细、干湿和浓淡的对比画法能运用种墨法

  教学重点继续体验水墨材料的特性。用毛笔画出各种线条。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墨色表现不同昆虫的形态特征。

  教学用具常用国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课湔激趣

  找一找:上完“有趣的水墨游戏”这一课后,布置学生可在校园内或住家的附近进行观察、寻找并记录看到的小虫子,观察时要注意安全,并能专注、安静地观察,有兴趣的可新自饲养小昆虫。

  二、欣赏、评述

  提供大师、小朋友的昆虫水墨画。

  想一想:你知道有哪些画家比较擅长画昆虫,他们是用了什么表现法。

  说一说:(1)谈谈画家是如何用点、线、面和墨色的干、湿、浓、淡表现的。

(2)你知道的昆虫还有哪些?

(3)动手绘画。

  画一画:奖你喜爱的昆虫 以水墨的开式表现出来。

  三、评价过程

  评一评:大家一起以水墨特点的研究来开展师生评、学生之间互评。

  课后反思学生能对同的昆虫产生观察的兴趣。

  能用水墨画的用色、用笔方法,大胆表现昆虫。

  教学内容可爱的蜗牛

  教学目标

  1、利用点、线、面组成丰富的色调来表现对象。

  2、尝试各种水墨画法,体验水墨情趣。

  3、学会应用各种线条,色彩来表现蜗牛的美。

  教学重点继续体验水墨材质特性。

  教学难点把握毛笔的水墨浓淡干湿来表现蜗牛。

  教学用具常用国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欣赏学生作品,感受水墨情趣。

  欣赏作品,看你感受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二、认识蜗牛:、你们知道蜗牛是什么样的吗?指名板演。

  2、有什么办法把它变得漂亮些、可爱些?指名板演。

  3、师小结。

  三、指导创作:、用水墨来表现蜗牛与粉笔是差不多,但还应注意一些问题,有谁知道?

  要勾好线条。

  注意掌握好笔上的水分。

  注意颜色的搭配。

  2、画好蜗牛后还应再画些什么?

  3、学生创作,师巡视指导。

  四、作品展示,评价。

  教学反思:

  学生对笔墨较感兴趣,能在玩中学,玩中有所收获,特别在控制水份方面有较好的表现。

  课后反思自然界中的昆虫的品种繁多,形态各异,色彩斑斓,为自然界境添了不少的情趣,他们通过表现蜗牛,学会表现各种昆虫的特征。

  教学内容现在、未来的我教学目标

  1、能运用线条、色彩画出自己的形象;

  2、能用不同的创作手法,表现自己的个性特征。

  3、在观察比较中感受自己的成长变化规律,通过描绘未来的我,树立远大的理想。

  教学重点

  1、认识人物脸型、发式、一官及表情的神态特征。

  2、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元素描绘现在或未来自己的形象。

  教学难点通过想象,尝试运用其他媒介和材料来表现未来的我。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与比较

  观察小时候的照片,通过镜子比较现在的我与以前有哪些变化。、脸型、发式、五官的变化;

  2、身体上的变化;

  3、服饰方面的变化。

  二、欣赏与发现

  引导学生欣赏莫迪里阿尼的作品,你发现了什么?、人物的表情和神态能体现一个人的人性特征;

  2、运用夸张、拉长变形的手法能使作品更具艺术感染力。

  三、探讨与尝试、尝试运用线条、色彩等造型元素画出自己现在或未来的形象;

  2、能否学学大师用夸张变形的手法来表现呢?

  3、小组探讨用其他绘画工具、材料来表现的可能性

  课后反思通过学习学生能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表现自己的个性特征,线条流畅、构图饱满。

岭南版美术第七册教学工作总结3

  2010-2011年小学美术第五册教案 第1课 各式各样的民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民居的多样性,初步了解造成民居的多样性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因素。

  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与比较中认识民居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

  1、了解中国主要的五种民居类型。比较南北民居及其在造型上的不同特点,并思考它们与环境、气候的关系。

  2、了解民居在建筑材料方面的多样性。

  3、欣赏和描述民居的造型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了解民居的人文性质。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你们了解家乡的老房子吗?你觉得家乡的老房子漂亮吗?它和我们现在的高楼大厦有什么区别?

  二、欣赏课件

  1、设问、激趣

  对比一组民居图片,分辨南北民居,激发学生欣赏的兴趣。

  2、观察、感受

  观赏有关民居的图片或影片,引导学生对民居进行初步的审美体验和感受。

  三、小组讨论:

  鼓励学生大胆提出有关民居的种种疑问,教师酌情补充一些学生遗漏的重要问题,如各个地区的民居建筑在造型上有何不同?在选材上有什么特色?民居和当地的气候、地理环境有什么关系?

  四、学生描述、欣赏、表现

  五、课后延伸 教学后记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对民居进行初步的审美体验和感受,了解了民居的特点,培养了热爱家乡的感情。

  第2课 走进现代建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建筑的多样性,能用语言简单评述现代建筑的特点。 能用形、色、材质、使用空间等美术语言表现现代建筑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与比较中认识民居建筑的多样性;在资料收集、分析、讨论中养成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现代经典建筑的造型和艺术特点。教学难点理解建筑与科技的联系。

  教学准备有关现代建筑的光碟、图片资料;表现现代建筑艺术的视觉艺术作品。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民居的特点,你觉得它们和我们现在的高楼大厦有什么区别?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现代建筑的特点。

  二、欣赏课件:观赏有关现代建筑的图片或影片,引导学生对现代建筑进行初步的审美体验和感受,提出问题:

  1、你认识这些建筑吗?

  2、你知道这些建筑穿的是什么“衣服”吗?

  3、漫步空间的世界

  4、走近大师—贝津铭

  三、学生表现

  画一画:我也要做建筑设计师,比一比谁设计的未来建筑更漂亮。

  四、作业要求

  能用恰当的书面语言对典型的现代建筑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能选择喜欢的工具材料画出自己想像的现代建筑。

  教学后记

  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有很高的学习兴趣,通过现代建筑的欣赏,激发了他们的想像力,课后的作业完成效果好,能设计出各种属于自己的未来建筑。

  第3课 肚子里的故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观察和关注事物的形态、细节、色彩、特征;

  能运用夸张变形、组合的形式来表达对事物内在本质,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和细部结构的丰富想像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唤起记忆、触觉感官体验学会观察事物的形态、细节、色彩、特征;通过作品的对比欣赏和故事情节的构思,培养学生的想像力与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能描绘事物的形态、细节、色彩、特征,并能进行简单的画面装饰。教学难点

  能对事物内在本质和细部结构的丰富想像。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用小木偶的故事引入课题。

  二、讲授新课

  1、小组活动一:讲童话故事

  2、小组活动二――(欣赏观察比较)

  3、小组活动三――(情感体验活动)

  4、小组活动四――合作绘画游戏

  三. 评一评――哪编的故事最好,哪组画得最好,为什么? 四.老师作点评并小结。

  教学后记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了学生的想像力,也使学生在合作接力绘画中,体验沟通和共同努力获得成功的乐趣。

  第4课 巨人和小矮人历险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感知巨人与小矮人的视觉形象对比与角色变化的想像力;学会用变形夸张与组合的手法去表现童话故事。

  2、过程与方法:分别从巨人与小矮人的角度去观察身边事物的形象特征;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发现意想不到的事物。

  教学重点 扩大想像的空间,增大奇思异想的力度。教学难点

  如何以周围的环境衬托出自己变大或变小。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巨人和小矮人历险记”的童话故事在古今中外都广为流传,播放课件让学生欣赏这个童话故事。

  二、提出问题

  1、假如你变大或变小了,你周围的环境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你有这方面的体验吗?(提示:如站在高楼上看地面,游览世界之窗的感受等等。)

  2、角色游戏――让学生想一想:我变大或变小后有何奇遇?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能否把自己想像的《巨人和小矮人历险记》描述出来?

  三、欣赏作品

  四、布置活动要求

  五、作业点评

  六、课后延伸 课后找寻有关的巨人和小矮人的故事,讲给父母或同学听。教学后记: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了学生的想像力,在作业的完成中能注意到人物变大或变小后的周围环境变化,能表现出一定的情节关系。

  第5课 缤纷的色彩乐园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三原色,学会用原色调配间色和复色,并能区别其色相。

  教学重点:学会用原色调配间色和复色。教学难点;间色和复色调配方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展示三原色、间色、复色挂图,边说明边演示:

  1出示红、黄、蓝的色纸卡片与水颜料,认识色相。提问、说明什么是三原色?

  2、用水颜料混合物出间色橙、绿、紫、再出示色纸卡片,认识间色色相。

  3、用水颜料混合:

  三、让学生从实景图片和美术作品中区别哪些是原色、间色、复色。

  四、学生作调配原色,间色、复色的练习。

  教学后记: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认识了三原色,并学会用三原色调配间色和复色。

  第6课 有趣的水墨游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中国画的工具。尝试毛笔的不同执笔方法。能掌握粗细、干湿和浓淡的对比画法。

  2、过程与方法:在欣赏中分析笔墨的浓淡、干湿、粗细。在水墨游戏中中国画材料的独特表现手法。教学重点

  认识水墨画材料的特性。用毛笔画出各种线条。教学难点掌握笔墨的浓淡、干湿、粗细的变化。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认一认――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2、画一画――各种浓淡、干湿、粗细的水墨画游戏(用墨、用彩色均可,注意养成良好的作画卫生习惯)。

  3、体验――画在普通纸上有什么效果?为什么?(体验中国画材料的独特表现手法)

  4、比一比――谁画的线条各类多?谁画的水墨效果丰富?(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教学难点)

  5、想一想:各种不同浓淡、干湿、粗细的水墨可以用来表现什么效果?(思维拓展,产生联想)

  三、讲评、小结

  评一评――谁画的水墨效果好,他是怎么画出来的?让画得好的同学谈谈作画的感想。

  四.老师作点评并小结。

  教学后记: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我国的传统绘画方法――中国画的特点,初步了解了中国画的工具特点,体验到了中国画的水墨情趣,增强了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第7课 可爱的水墨昆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利用点、线、色组成丰富的色调来表现对象。能掌握粗细、干湿、浓淡的对比画法,能运用积墨法。

  2、过程与方法:在欣赏《野趣》和学生作品中分析笔墨的浓淡、干湿、粗细的变化。在水墨游戏中体验积墨法的独特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继续体验水墨画材料的特性。用毛笔画出各种线条。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墨色表现不同昆虫的形态特征。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有关昆虫的课件,布置学生注意观察小昆虫的的特点,让从欣赏中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欣赏、评述

  提供大师、小朋友的昆虫水墨画。

  想一想:你知道有哪些画家比较擅长画昆虫,他们是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分析昆虫的结构,注意一些细节。

  3、老师作示范

  4、学生动手绘画:

  三、讲评过程

  教学后记:对本课的学习,学生兴趣浓厚,能用水墨来表现各种小昆虫。

  第8课 现在、未来的我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运用线条、色彩画出自己的形象;通用不同的创作手法,表现自己的个性特征。

  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比较中感受自己的成长变化规律;在综合运用创作中掌握夸张变形的手法。

  教学重点

(1)认识人物脸型、发型、五官及表情的神态特征;(2)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元素描绘现在或未来自己的形象。教学难点

  如何充分观察,抓住自己的外貌特征,以夸张变形或生动写实的手法画出自己的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用谈话的方式导入新课,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想,谈谈自己将来的变化。

  二、讲授新课

  1、观察与比较

  观察小时候的照片,通过镜子比较现在的我与以前有哪些变化。(1)脸型、发型、五官的变化;(2)身体上的变化;(3)服饰方面的变化。

  2、欣赏与发现

  引导学生欣赏莫迪里阿尼的作品,你发现了什么?

  3、探讨与尝试

(1)尝试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元素描绘现在或未来的形象:

(2)能否学学大师用夸张、变形的手法来表现呢?

(3)小组讨论用其他绘画工具、材料来表现的可能性(电脑绘画、图像处理软件等)。

  4、创作与评价

  三、讲评、小结

  四.学生互评,老师作点评并小结。

  教学后记: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从课堂上了解了什么是人文,能学着关爱自己、尊重别人的个性,体现艺术与人文关怀精神的密切关系;

  第9课 我的好邻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画出一组邻居的形象;学习选材和搭配色彩的知识;尝试运用卡纸、粘贴和添画的形式建造“高楼”,并能把邻居“安排”进去。学习界纸刀的安全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观察,课堂中能讲述邻里之间的故事;在欣赏与评述过程中能发挥想像与创作的思路。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使用不同的材料画出一组邻居的形象。

  教学难点

  选择适当的材料制作立体的“高楼”。在创作中有目的地运用色彩知识。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和邻居的关系是怎样的?你是怎样理解“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的?讲讲你和你邻居之间发生的有趣的故事。

  二、讲授新课

  1、组织学习,展开活动

  2、制作和装饰

  小组成员分配工作,合作完成一座立体的纸“楼房”,并把画好的邻居作品粘贴进去。

  三、欣赏与整理 方案一: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分享活动。在课堂教学结束前的十分钟左右,布置学生将小组完成的作品放置在讲台上,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欣赏活动,建议采取小组代表发言的形式,同时结合小组互评与教师总评的评价方式。

  方案二:游戏活动

  可以参照教材提供的游戏活动情景进行游戏,如果教师实施课程的班级较大,可采取在各个小组选择部分学生在讲台上活动。

  第10课 我的动物朋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人与人动物关系密切,互为依存,我们要保护环境,爱护动物,和动物成为好朋友;

(2)能够运用泥塑并借助其他媒材塑造出自己喜欢的动物朋友;

  2、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比较中体验泥塑作品的美。在资料交流中感受动物的性格特点。在创作中激发想像力的塑造能力。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塑造动物朋友。

  教学难点

  有关塑造小动物的技能,特别是夸张形体和添加细部。作品完成的清洁整理工作。

  教学准备 橡皮泥等软性材料,硬质材料如空饮料罐、饮料盒、椰子壳等;报纸。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创设情境按照教学建议中“探秘与体验”的活动环节操作或以“动物王国”动物联欢会的童话故事导入新课,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扮演“动物”的游戏导课。

  二、讲授新课

  1、观察与发现

  欣赏各种动物的图片(教师提供或学生提供)和中国古代陶瓷工艺作品中的动物形象,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能够概括归纳动物的形象特征,为后期的造型活动做好准备。

  2、探讨与想像

  3、合作及创作

  讨论:个人创作,准备塑造自己喜欢的哪个动物?小组合作,准备塑造哪些动物,如何分工合作?

  创作:按照制作步骤,先塑出大体形状,再将主要牲捏塑出来,注意适当夸张其牲,然后添加细部,再整理制作完成。

  三、讲评、小结

  评价:教师评,学生自我评价及他人评价。

  第11课 我们的音乐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一些常见的乐器。运用搓、捏、压、贴等泥塑立体造型技能。能运用粗细对比的方法塑造作品。

  2、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比较中体验简练、概括、夸张的泥塑立体造型的艺术手法。在资料交流中感受音乐的魅力,乐器的造型美,乐手、歌手的动态美,音乐会的韵律美。

  教学重点

  运用基本形的要素进行组构、添加和创作。

  教学难点

  乐手的动态特征,乐器的外形特征,二者的合理驵构。如何添加细部。教学准备 橡皮泥等软性材料,硬质材料如牙签、小木棍、小铁丝等。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创设情境,以一段气势磅礴的乐曲导入新课,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二、讲授新课

  1、欣赏与感 受

  2、探讨与想像

  3、合作及创作

  小组合作:(1)准备怎么做,塑造哪些乐手及乐器,如何分工合作?(2)音乐会上各位演奏家、指挥家、乐手、歌唱家的位置如何摆放?

  创作:(1)按照制作步骤,先塑出大体形状,再将主要特征捏塑出来,注意适当夸张其牲,然后添加细部,再整理制作完成。

(2)注意乐器的造型特征,乐手的动态特征。(3)小组内各同学所塑造的乐手的大小高矮要一致。

  三、讲评与共享 欣赏:创设“我们的音乐会”的情境,大家一起欣赏。

  评价: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小组互评及教师点评(乐器的造型,指挥家、歌唱家、乐手的动态和音乐会的气氛)。

  第12课 刮 大 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刮大风时各种物体的表现方法;(2)应用线条或色彩等表现风。

  2、过程与方法: (1)体验刮大风的情境;(2)在探索中学习自然科学知识; 教学重点:观察刮大风时周围的环境特点。

  教学难点:如何表现刮大风时周围的环境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用谜语导入新课:猜一猜“什么东西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但感觉得到”,猜一自然现象。——风

  二、讲授新课

  1、活动一

  通过风扇等道具模仿自然界的风,引导学生体验刮风时的感受,以及观察人物的表情及动态。引导学生理解小博士的话。面的变化。

  2、活动二

  引导小组交流收信的资料及图片,设问:你们知道风是怎样形成的吗?风对我们人类有什么作用和危害?培养学生从小关心自然,关心生活以及探索自然,探索科学的良好心理品质。

  3、活动三:欣赏与感受

  4、活动四:创作与评价

  小组讨论后以个人创作或集体创作的形式进行风的记忆想像画创作构思。

  三、展示与讲评

  学生作品展示,评一评:谁的作品最能表现刮大风的情景? 通过自评、他评,鼓励自信,培养个性。

  教学后记:课后让学生把作品展示在教室后面的黑板报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13课 雨来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欣赏一些表现雨中情景的儿童画;(2)学习“先画主体后添背景”的构图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观察下雨时周围情景的变化,能够抓住下雨时环境和人物的动态。(2)体验雨中的感受;

  教学重点:能应用自己喜欢的表现手法进行记忆或想像创作。教学难点:结合真实的雨中情景进行课堂教学。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欣赏课本范例,设问:

  1、这几幅画表现了什么?他们在做什么?

  2、下雨时人们用什么雨具?动态如何?

  3、你知道这幅画是用什么方法“画”出来的吗?

  4、你从画中学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你会怎么做?

  活动二:组织学生分组讲一讲自己有关“雨”的故事。有兴趣的学生可进行表演。活动三 :学习绘画步骤:学生根据课本提示说出步骤,小组分工,尝试用不同的表现方法画出下雨的场景。

  三、展示与讲评,学生作品展示; 评一评:谁的作品最能表现刮大风的情景? 通过自评、他评,鼓励自信,培养个性。

  教学后记: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能按要求完成作业。课后尝试用深蓝色或黑色的纸,运用尖物刮划纸面的方法,制造雨天的特殊效果。

  第14课 奇特的热带植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热带植物的形态特征、生活环境及相关的科学知识;(2)学习科学的观察方法,大胆地创新表现;

  2、过程与方法:

(1)欣赏热带植物的形态特征,并从中了解相关植物知识体验自然生态之美;(2)引导学生到植物园观察与写生,以不同视角去表现; 教学重点:围绕热带植物不同的外形特征进行大胆的绘画表现。

  教学难点:怎样以“热带植物形态、纹理的装饰与构成”表现画面的层次。

  教学准备:整理本校的植物园,收信有关热带植物的图片。绘画工具。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利用图片或媒体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热带植物,并说说它们奇特在哪里?(启发学生联想:圆的像什么?扁的像什么?高的像什么?矮的像什么?叶像什么?茎像什么?花有何特别?)以仙人掌为例,比较与其他植物有何不同?它们生存的土壤环境如何?

  活动二:通过欣赏,你们能联想到什么?你们喜欢吗?为什么?

  活动三:欣赏课本学生作品说一说这些作品是用什么方法去表现的?如果我来表现,又该如何去表现呢?

  活动四:指导学生绘画合作表现。

  三、展示与评价:组织学生集体展示作品,互相欣赏,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养个性。教学后记: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想像力丰富,画出了一些充满想像力的画,展示时,能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进行他评和自评。

  第15课 家乡的山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观察与比较,能用语言评述摄影作品及大师、农民画家的作品;

(2)能应用重叠组合的方法构成画面,并能初步掌握同类勾搭运用和应用遮挡手法表现山林的空间层次。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家乡山林资料收集进行欣赏、感受、比较、分析,让学生感受大自然之美;(2)在探讨中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运用不同的材料和手法表现重叠的山林。

  教学难点:应用同类色及遮挡手法来表现山林的空间层次。

  教学准备:大自然中的山林录像或图片。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二、讲授新课

  1、交流、探索、评述

  2、方法、构成、探索

  3、自主、合作、表现

  三、展示与评价

(1)展示作品,共同欣赏。(2)引导学生进行评价。(3)教师奖励。

  教学后记: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知道了山林与人类的关系,在绘画表现上还不能完全掌握遮挡手法表现大面积的山林,今后要在多欣赏的前提下提高。

  第17课 鱼儿鱼儿告诉我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各种鱼儿的不同特征和本领并能根据鱼儿的启示运用自然形、几何形变化组合及对称均衡的组织原理进行仿生产品设计。

  2、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各种鱼儿特征和本领的观察,感受大自然的奥妙和美好,从小培养学生观察和发现的习惯,养成敢于想像、大胆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受鱼儿的启示,进行仿生产品设计。

  教学难点:发挥独特的想像,能根据鱼儿的不同功能来设计产品的功能。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二、课堂发展

  1、合作学习:组织学生开展自学活动:分小组阅读教材,理解仿生设计的意义和作用。

  2、引导发展:教师提问学生:

(1)现代飞机和飞鱼、鲨鱼和潜水艇的外形和功能有什么地方相像呢?

(2)吸尘器的设计仿照了鳐鱼的哪些功能呢?搅拌机的设计又仿照了章鱼的哪些功能呢?

  3、启发思考:教师再出示一些鱼的图片,启发思考:你能根据哪种鱼来设计一种产品呢?

  4、设计创作:轻声播放音乐,布置学生进行设计比赛,提出作业要求,讲明注意事项,看谁是最动脑筋的“小设计师”。

  三、反思评价

  四、课后延伸,把你的设计告诉爸爸妈妈,并与爸爸妈妈一起修改作品。

  教学后记: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仿照不同鱼儿的特点,发挥自己的想像,设计一种日常用品或机械,结构细节描绘生动,初步建立了设计意识。

  第18课 奇妙的建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观察感兴趣的生物的外形、结构特征,模仿它们的样子设计出有趣的建筑。

  2、过程与方法:

  在视、听等教学方式中发展想像。通过观察、比较感受建筑物的美。在学习中体验发现和创造的乐趣。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由生物的外形特点联想和设计奇妙的建筑。

  教学难点:如何设计出奇妙的建筑,让生物的特点与建筑的特点巧妙地结合。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二、讲授新课

  1、看一看、说一说

  欣赏课文中提供的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以及学生自己收集的建筑图片,将这些图片进行对照:哪一些建筑更独特,更具美感?独特在哪里?

  2、想一想、试一试

  学生谈谈自己最喜欢的建筑物是什么样子的?假设自己是建筑师,你准备设计一组怎么样的建筑物?教师可启发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来展开联想:

  3、做一做

  三、反思评价

  1、作品展示:大家把画好的作品集中起来,互相欣赏。

  2、自我评价:你设计了什么样的建筑物?是怎样想出来的?

  3、他人评价:你最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

  教学后记: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较有创意地运用恰当的表现手法表现独特而美观的建筑。

  第19课 漂亮的“高楼”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剪、镂、贴”的技能。运用对比色、间色进行装饰。

  2、过程与方法:在尝试活动中感受各种纸材的质感。在“操作活动”中探讨“剪、镂、贴”的技能。在“摆、拼、组”活动中发展设计思维。

  教学重点:选择合适的纸材和方法,进行高楼的“形与色”的设计与立体制作。教学难点

(1)对剪、切、划线、折、镂空、粘贴、组合、堆砌等技能的学习;(2)从平面到立体的设计过程。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二、讲授新课

  1、欣赏范作及课本图例,回忆砌积木的经验,激发学习的兴趣。

  2、探究高楼的制作方法(小组探究)。设问:范例中的高楼大厦是由哪些材料制作出来的?由哪些几何形组成的?你能说说它们的制作方法吗?你能有更好的想法吗?

  3、引导学习制作高楼的方法,示范“挖、剪、贴、组合”等,着重强调使用工具的安全。

  4、制作高楼的实践活动(单独或小组合作进行)

  5、成果分享:

  三、展示评价,小组自评、互评后选派学生作导游介绍“新城区”的风光。教学后记: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能充分想得到废物利用,做出了一些造型美观的高楼大厦,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也增强的学生的设计意识。

  第20课 我们心中的校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简单的平面图表现方式,学习简单的效果图表现方法;能发现并收集身边可以用于造型活动的废旧材料,能综合运用找到的材料与同学合作完成“未来的校园”的模型。

  2、过程与方法:设计前进行预先准备各种材料。在探究和实践中发展设计思维,在参与“展示”活动中感受快乐。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从平面图表现到立体造型的兴趣,感受材质的特性。教学难点:校园模型的选材构思方法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二、讲授新课

  1、结合学校等级评,估开展以“爱我校园”为主题的活动。

  2、看一看:课本的校园规划平面图以及学生作品。 说一说:校园设计的特点,引出小博士的话。

  3、做一做:小组探讨设计平面图的方法并设计出“心中的校园”蓝图。

(1)策划阶段:欣赏课本图例后,让学生自主选择材料,利用已有的设计图的局部或整体,讨论如何使用现有的材料。

(2)完善阶段:师生共同完善与确定方案。开展别开生面的“学校校园环境竞标会”。(3)实施阶段:小组分工合作运用综合材料,制作心中理想的校园模型(可以是校园内的一个分区)。

  三、展示评价,举行作品展览会,鼓励自评与他评。提醒学生收拾好工具材料。教学后记: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了学生探索意识与创新精神,引导了学生体验创造与实践的乐趣,也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岭南版美术第七册教学工作总结4

  暨大附小林丽青2009年1月8日

  岭南版小学美术第一册教学总结

  本学期由于学校实际工作需要,我承当了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共十个

  班的美术教育教学工作。现对这一学年一年级美术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年来,本人所从事的美术教学工作,基本上是比较顺利地完成教学任

  务。在工作中我享受到收获喜悦,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我所享有的收获我会用于下个学年的工作中,我所碰到的问题我要认真思考想办法解决。

  一、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

  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2.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一年级的小朋友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习惯比较差,容易失去注意力等。因此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理念起着决定作用。我在创建宽松融洽的气氛中开始,很自然地引导孩子摒弃对美术课的畏惧感,从而激发对美术课的兴趣,使孩子们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并深深地喜爱上美术课。

  3.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

  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

  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美术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

  动力。所以,通过假期里的认真准备,我认为一年级的课堂应充分发挥美术教

  学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呈现形势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

  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

  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

  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比如,教授《可爱的小虫》(泥工课)时,我先利用课件将生活中孩子们喜欢的昆虫呈现,挑起孩子们的兴趣,再让他们说

  自己所见过或熟悉的昆虫,并注意提醒重点要说出特征和颜色,接下来的示范

nn

  暨大附小林丽青2009年1月8日

  更让他们跃跃欲试,最后孩子们亲自动手时已是水到渠成,做出来的作品相当出色。同时,我还引导他们可以用于装饰自己的家,达到美化生活的目的。

  二.在课堂上完成了以下知识点的传授:

  1.养成良好的绘画构图意识:

  构图对于儿童来说主要掌握的一点就是要做到构图饱满。构图饱满简单的说就是把要画的主要物体画大一些;具体指做画时懂得根据纸张大小将所画的物体相应画大或画小,并可以区分所画内容的主次关系。

  2.知道画画的顺序是: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整体到局部,由大到小。明白只有闭合了的线条才表示所画的是一个完整的形体。

  三、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

  教学之余,我除认真参加学校及区教研组组织的各种业务学习外,还订阅了美术教育教学刊物,从理论上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并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使自己更好地进行美术教育教学。

  四、下学期需加强提高的任务

  1.培养学生空间知觉,形象记忆,创造能力等。

  2.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习习惯意识的培养。

岭南版美术第七册教学工作总结5

  暨大附小

  林丽青

  2009年1月8日

  岭南版小学美术 暨大附小

  林丽青

  2009年1月8日

  克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美术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所以,通过假期里的认真准备,我认为一年级的课堂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呈现形势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比如,教授《可爱的小虫》(泥工课)时,我先利用课件将生活中孩子们喜欢的昆虫呈现,挑起孩子们的兴趣,再让他们说自己所见过或熟悉的昆虫,并注意提醒重点要说出特征和颜色,接下来的示范更让他们跃跃欲试,最后孩子们亲自动手时已是水到渠成,做出来的作品相当出色。同时,我还引导他们可以用于装饰自己的家,达到美化生活的目的。二.在课堂上完成了以下知识点的传授:

  1.养成良好的绘画构图意识:

  构图对于儿童来说主要掌握的一点就是要做到构图饱满。构图饱满简单的说就是把要画的主要物体画大一些;具体指做画时懂得根据纸张大小将所画的物体相应画大或画小,并可以区分所画内容的主次关系。

  2.知道画画的顺序是: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整体到局部,由大到小。明白只有闭合了的线条才表示所画的是一个完整的形体。

  三、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

  教学之余,我除认真参加学校及区教研组组织的各种业务学习外,还订阅了美术教育教学刊物,从理论上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并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使自己更好地进行美术教育教学。

  暨大附小

  林丽青

  2009年1月8日

  四、下学期需加强提高的任务

  1.培养学生空间知觉,形象记忆,创造能力等。2.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习习惯意识的培养。

岭南版美术第七册教学工作总结6

  1 民间玩具世界

  教学重点:

  感受民间玩具造型、色彩特点与审美情趣。教学难点:

  能用语言描述民间玩具的艺术特色。教学过程:

  1、活动一:教师问:“你发现什么?它们叫什么?” 欣赏课本提供的玩具图例,找出它们的名字。

  2、活动二: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A、教师提供“泥、纸、竹、皮、面、木、布”等多种材料,让学生进行猜想与假设。

  B、感受民间艺人心灵手巧及民间艺术特色。

  3、活动三:它们“想说”些什么?

  A、让学生讨论民间玩具的产地、寓意及有关的故事。

  4、活动四:民间玩具美在哪里?为什么?

  A、提供描述的感觉词语(如:材料美、装饰美、对称美、质朴、饱满、逼真),玩具中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 B、民间玩具造型、色彩特点与审美情趣。

  5、活动五:学习民间艺人,可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小玩具或描绘自己感兴趣的民间玩具。

  6、布置作业。

  A、尝试收集大家画的民间玩具。B、布置师生共同收集民间小玩具集市。

  2 玩具世界

  第 一 课 时 教学重点:

  能说出现代玩具的造型、色彩、花纹、材料、玩法等特点。教学难点:

  比较民间与现代玩具的造型、色彩、花纹、材料、玩法等特点的异同。教学过程:

  1、活动一:分享与表现。

  把自己喜欢的玩具带回来与同学分享,并向大家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如何玩? 同学们都毫无拘束的交流玩具玩,并且大胆的探讨玩具的特点。

  2、活动二:发现与探秘。

  我们来到什么地方?你发现了什么?它们叫什么?谁知道他们的故事?它们会动、会说、会唱的秘密在哪里? 通过讨论他们踊跃举手回答问题。

  3、活动三:欣赏与描述。

  选一件自己喜欢的民间玩具,说说玩具给你什么感觉?什么地方使你这种感觉?

  4、活动四:比较与探究。

  A、选一件自己喜欢的民间玩具与一件现代玩具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点。B、探究现代玩具逗趣与科学益智结合的特点。C、探讨玩具功能与审美性的双重作用。

  第 二 课 时

  5、活动五:创作与评价。

  A、用线条设计自己喜欢的、想象中的现代玩具; B、布置小玩具画展。

  c、提出评价要点,引导评价。D、教师小结。

  第3课 我的玩具伙伴

  教学重点:多角度观察与表现玩具。

  教学难点:运用绘画工具,多角度表现玩具。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1、活动一:分享与观察。

  说一说:我的玩具伙伴给我带来的快乐。

  看一看:我的玩具是由什么形状组成的?同学的玩具又是什么形状组成的? 摸一摸:我(你、他)的玩具是什么质感?

  想一想:看课本,思考小作者是如何表现玩具伙伴的? 2小组汇报。

  第 二 课 时

  1、动二:欣赏与发现。

  看一看:大师想说些什么?作品给你什么感觉?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受?大师然后表现物象的?在小朋友的画中,你发现了什么? 想一想:我哦准备向大师、小朋友学些什么?

  2、活动三:创作与评价。

  想一想:我准备用什么工具、材料表现我的伙伴?

  画一画:玩具的正面、侧面、背面、、、各有什么形状组成?用什么表现它的质感?

  评一评:谁的玩具画得最可爱?

  4、恐龙回来了

  教学目标:运用造型元素表现恐龙的外形、色彩、花纹特征。

  过程与方法:在探讨中,了解远古动物的故事;在比较中,找出恐龙的基本形;在想象中,大胆的描绘心中的恐龙世界;在创作中,探讨主体与背景的关系及画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爱科学、爱大自然的情感。重点:画出恐龙的形态特征。难点:画出画面主体与背景的关系。教学过程:

  1、活动一:了解恐龙

①观看录像光盘《恐龙世纪》,引导学生走进远古时代。

②引导学生根据所掌握的恐龙资料,找出各种恐龙的生理特点、活动特点,分析恐龙的外形特征(头、身、四肢、尾、皮质、花纹及其功能)

③尝试从恐龙的外形、结构中,找出基本形;观察恐龙的基本形,找出不同的地方。

④根据“基本形”进行想像变化,创作“天上飞、地上走、水中游”的恐龙形象。

  2、活动二:联想与构思恐龙的故事(与音乐、语文学科结合)。

①创设音乐情景:你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②描写恐龙的诗:以恐龙的特点,激发创作思路,如:小角龙,头长角,刺敌人,保自己。”“大梁龙,个子高,身体长,头一扬,尾一扫,吓得敌人转身跑。”“小结龙,披盔甲,爱爬行,像坦克。”等等,激发画面联想。

③激发想像:拟人手法(“恐龙一家”、“恐龙种花”、“恐龙杂技团”、“恐龙先生”),我与恐龙(“我与恐龙去旅游”、“我与......”),描绘场面(“恐龙回来了”、“恐龙运动会”、“恐龙妈妈在孵蛋”......)

  3、活动三:创作恐龙故事。

  探讨1:恐龙在想什么?想想它的动态、神态?

  探讨2:主体与背景关系,想想,先画什么?后画什么?被遮挡的部分怎么办?

  4、活动四:展示与评价。

①提出作业要求:能运用造型元素表现恐龙的外形、色彩、花纹特征;发挥想像力,个人或小组合作描绘自己心中的恐龙世界。②出示作业评价要求:想像力丰富;画面生动有趣。③小结:我学到了什么?我发现了什么?

  5 巧救小昆虫

  教学重点:发挥想像力,为结局描绘一个画面。教学难点:画出与连环画有关联的结局画面。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1、阅读与思考。

  教师问学生达尔文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们从哪里知道?故事的主人公是谁?(请同学把自己找到的资料汇报给大家听)。师出示以下几个小问题:

  猜一猜:达尔文说了一句什么话?昆虫会飞到哪里? 想一想:四幅画有什么特点?文字与描绘有什么关系?

  2、观察与发现。

  找一找:达尔文为什么成为著名的生物学家?他有什么成就与贡献? 看一看:课本中描绘了什么昆虫?它们各有什么形态、色彩特点? 想一想:达尔文如何救出小昆虫? 让同学们讨论编出故事,教师指导。第 二 课 时

  3、联想与创造。

  说一说:小女孩手上的昆虫是什么形状、颜色?

  想一想:小开创到哪去了?(激发联想——有趣、有意思、有常见的联想)主体物与背景产生遮挡关系时先画什么,后画什么? 做一做:选择什么材料用具表现?

  4、分享与评价。

  提出评价目标:谁画的小昆虫最新奇?谁画的故事结局最精彩? 在小组说说,小昆虫的结局。选出最精彩故事结局在班上展示。

  6 可爱的玩具蛇

  教材分析:

  教材以“制作会跳舞的玩具蛇”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心理,并通过欣赏“生肖蛇”邮票,让学生感受蛇“圆而细长,没有四肢”的形态特征,感受其色彩强烈对比、传统的花纹装饰的美感,感受其内涵。让学生感受以蛇形象设计的平面与立体造型,激发学习兴趣,突出本课“蛇的立体造型设计与装饰”的教学重点。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运用造型元素和手工立体造型方法设计制作"玩具蛇"。

  2、过程与方法:①在欣赏中感受作者创造美的情感;②在尝试材料妙用中,发展创新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美术与科技结合的简单道理;在分享中感受成功乐趣。教学重点:

  从平面到立体的设计、装饰过程。教学难点:

① 材料的选择与妙用; ②纸蛇会跳舞的科学原理。

  兴趣点:会跳舞的玩具蛇,科学童话故事。观察点:用什么材料设计制作玩具蛇?

  教具准备:各种材料制作的玩具蛇。相关工具材料。课件。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新课。

  讲“糖葫芦”、“可爱的冰蛇”两个故事并欣赏画面。欣赏课件里的蛇,你认识哪几种蛇?

  蛇有什么形态特征?(三角形的头,圆而细长的身体,尖尖的尾巴)

  以平面与立体表现的玩具蛇和生肖蛇给你什么感觉(可爱、雅致、有趣、夸张、拟人)

  想一想,蛇怎样变,形象才可爱?

  二、设计玩具蛇。突破难点。

  欣赏老师手中各种玩具蛇,猜一猜,它们是怎样做出来的?

  找一找哪些材料像蛇,具有能弯曲、圆而细长的形态特征。哪些材料经过组合,能设计玩具?

  试一试:参考教材的制作步骤。也来设计制作一条玩具蛇。想一想:如何装饰才可爱?

  三、玩一玩,为什么蛇会跳舞?注意蛇身体的弯曲度与长还有风力短能影响蛇跳舞的快慢。

  想一想:小博士的话,玩一玩,这些玩具为什么会动? 讲一讲,有什么样科学道理?

  四、评一评:谁做的蛇最有个性,与众不同?

  会跳舞,添上漂亮的花纹。造型、色彩花纹、材料的选择与众不同。

  7 美丽的叶子

  教材分析:

  叶子是学生司空见惯的自然物象。本课以“形态色彩美的叶子”导入,旨在引导学生学会关注身边不起眼的事物,观察叶脉由粗到细、逐级分*、有组织的线,而体验自然界线性物象;通过对马蒂斯的作品的欣赏,让学生感受大师其对比的色彩,粗犷的线条,夸张变形的表现物象形态的艺术手法,激发学生大胆运用造型元素表现自己对叶子的感觉。并通过拓印、线描、色绘、剪贴等欣赏与练习,体验各种材料工具技法表现的艺术效果,目的是引导学生开拓材料工具视野,鼓励学生在尝试探究各种方法、技能的同时,体验叶子的形态美、纹理美和自然美。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综合运用各种平面造型元素和技能表现叶子构成的画面;感受叶子网状纤维纹理的美感。

  2、过程与方法:在比较中,体验叶子的形态美、纹理美;在尝试中,体验拓印、线描、色绘、剪贴的不同美感;在展示中,体验创造的乐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尝试发现的乐趣;关注身边不起眼的自然物象。教学重点:

  尝试与运用线描、色绘或拓印表现叶子形态美、纹理美。教学难点:

  运用色彩对比和有趣的排列,表现叶子的构成。兴趣点:

  比一比,认拾的叶子形状美、色彩美;观察叶子的网状纹理。观察点:

  叶子的形状与纹理;体验拓印的尝试过程。教具准备:

  师:课件;线描、色绘、拓印、剪贴叶子的范作若干;各式各样的树叶;相关用具。

  生:收集各种树叶。剪刀、胶水、白纸。

  教学过程:

  一、引趣设疑,导入新课。

  出示马蒂斯的作品,取画中一物象让学生猜:这是什么?这幅画给你什么感觉?(从色彩、形状、夸张、变形等方面)你知道画家马蒂斯和他的故事吗?作品中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马蒂斯,也来把我们对叶子的感觉表现出来。板书课题。美丽的叶子请学生仔细观察收集的叶子,讲一讲各种叶子的纹理有什么不同,让我们学学小昆虫,飞到树上看看这些叶子吧。欣赏课件。

  二、比较发现,突破重难点。

  1、看一看:提供范画,进行比较,引导学生自主在尝试中找出各种材料工具表现的技法,激发探究兴趣。如有不理解的地方教师可简要演示,如拓印方法。

  2、比一比: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落叶,小组进行对称式或均衡式的排列(感受形式美),看有多少种排列方法。

  三、求异创新,创作作品。

  你准备用哪种方法来表现叶子?提供作业要求内容:

  1、基本要求:运用点、线、色表现一幅“叶子的画面。

  2、较高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表现一幅叶子的画面。

  3、个性探究:尝试多种材料和技法,创造性地表现叶子的画面。

  四、学生作业。

  五、评价拓展,体验尝试发现的乐趣。 评一评:谁画的叶子最美?,谁用了新的工具材料来表现美丽的叶子? 谁的纸屑、叶屑收到了垃圾袋里?

  8.想象的鲜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运用造型元素,描绘出线条流畅、平涂均匀的想象中的鲜花世界。

  2、过程与方法:① 在欣赏中激发联想; ② 在比较中感受小画家的创造性想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鲜花的形态美、色彩美,激发学生对生活美的追求。在爱护花草树 的过程中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运用造型元素,大胆表现心中花的世界。教学难点:能从花的形态、色彩特征进行创造性想象。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猜一猜。

  2、说一说:你认识哪些花?

  3、出示课题:《

  8、想象的鲜花》

  二、欣赏与想象:

  1、讲故事。

  2、欣赏花的图片。(演示课件)

① 说一说:花的形态,色彩是怎样的?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② 引导学生展开联想。(编一个简短的花的小故事)

  3、对比欣赏书本的想象绘画与制作图例,(形态、色彩、想象内容)讲解不 同的表现方法。

  4、欣赏课件的想象绘画,引发想象。

  三、造型与表现:

  1、根据一幅你认为最美的花或花的特点、形态展开联想,画一幅想象中的鲜花世界。

  2、学生绘画表现。(播放音乐和图片)

  四、评一评:

  1、你学会了什么?你最喜欢什么?

  2、谁的想象力最丰富?谁画的花故事最精彩?

  3、进行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

  9 给树爷爷画像

  教材分析:

  树木,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礼物,本教材通过画“树”,不但让学生学会观察、记忆与创作,更重要的是从小懂得注意保护树木,保护好生态环境,是本课的设计意图。

  运用粗细、疏密的线条表现大树的纹理,是本课重点。教学重点:

  运用线条表现大树纹理。教学难点:

  运用线性感受,进行大树纹理的表达及画面的构图美。兴趣点:

  树爷爷的故事,想像中的树爷爷。观察点:

  树的纹理产生的形式美感。教具准备:各种树的图片。教学过程:

  一、知识迁移,导入新课。

  1、说说自己的爷爷是什么样的,课题前面加个树字,树要有多大才会被称为爷爷?

  了解一些树的自然知识。(树的年龄怎样算,树的寿命有多长)知识链接:

  把一棵树的树干锯断,就能看到树干横断面上有一圈一圈的年轮。年轮一深一浅的两圈是树的“一岁”。这样两圈两圈的数,数完的数字就是树的年龄。寿命在百岁以上的树木有很多,杏树、柿树能活100岁,柳树、葡萄树能活 150岁,苹果树能活一两百岁,梨树能活300岁,松树能活1000岁,银杏树能活3000岁,巨杉树能活4000岁,猴面包树能活5000岁,最长寿的世界树爷爷大概要算北非加得群岛的一科龙血树,活了8000岁。

  2、感受树苍老、古朴等形态特征。

  提供老树、小树图片进行比较:树爷爷的纹理有哪些特征?

①想像:树爷爷外皮像层层的鱼鳞、像长满瘤子的怪兽、像干裂的木地板、像爬行的小蛇。像老人的胡子、像老人突出的筋骨、像老人饱经风霜的② 线的想象:找找树皮上的直线、弧线、波浪线、柔和的线、紧张的线、旋转的线、斜线、流畅的线、断断续续的线、网状的线。

  二、课堂发展,画画树爷爷。

  欣赏课本图片,你觉得哪幅画最能表现树爷爷的样子?

  运用什么线表现“和蔼的树爷爷“凶恶的树爷爷”“滑稽的树爷爷”如何排列、组织线条,才能使画面产生“形式美”? 画一画:看谁的“树爷爷”画得最有趣?

  三、展示交流,相互评价。

  自评与他评同学们的课堂作业:树干有粗细、纹理有变化、画面较饱满。

  10 我家的菜篮子

  教材分析:

  通过绘画,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生活美,是本课设计意图。教材以一幅色彩鲜艳、具有真实感的蔬菜照片导入本课,激发学生对“我家的菜篮子”的回忆,如蔬菜名字、营养、外形、色彩特点等,体会父母的关怀,生活的美好。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运用线条或色彩表现"菜篮子"与"蔬菜"的形态、色彩特征。

  2、过程与方法:①在欣赏中,体验大师对生活美的感受;②在摆设中,体验构图的美感;③在探索中,体验多种物体的前后遮挡画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关注日常生活美,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运用线条或色彩表现菜篮子的形态与色彩特征。教学难点:多种物象的前后遮挡关系。

  兴趣点:畅谈我家菜篮子,蔬菜摆放构成的活动。观察点:“菜篮子”的形状、色彩及前后遮挡的特征。教具准备:各种蔬菜模型、实物,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谈话法,导入新课。

  我家喜欢吃什么菜?(从蔬菜名称、形状、色彩、质感、营养几方面说说)欣赏课本范画,大师画了什么蔬菜?这些蔬菜有什么形态、色彩特征?

  二、摆一摆:学习构图。突破难点。

  出示准备的各种蔬菜的卡片,让学生在黑板上摆一摆,归纳总结: 如何摆放画面才好看?先摆大的主体物,再添小的搭配物。形状大小前后搭配,色彩搭配美不美?

  三、把黑板上摆放的蔬菜画一画。 怎么画才能表现前后遮挡?

  先画前面的蔬菜,再画遮挡的蔬菜。

  先画主体物(注意留出前面物体的位置),再搭配其他物体。

  四、拓展延伸,学生创作。

  加上篮子应怎样画?可以有几种画法? 教师演示讲解几种篮子的画法。

  提请学生注意:菜装在篮子里怎样既可以看到菜又可以用到遮挡的画法。篮子外面可以画些菜以求画面饱满。

  五、展示评价。

  11节日的餐桌

  教材分析:

  中国饮食文化,以其“色、形、味、香”驰名中外。在节日里,家家户户围坐桌旁,品尝佳肴,感受节日的欢乐,是中国节日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教材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记忆创作的内容,引导学生感知中国饮食文化,体会生活美的情趣。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运用造型元素,绘画"形美、色美"的中国佳肴。

  2、过程与方法:

①在收集资料中发现中国美食很讲究"形与色"; ②在记忆想像中体会生活的美好; ③在共同创作中感受合作的愉快。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合作设计一桌美食佳肴;体会生活美。教学重点:节日美食的记忆想像创作。

  教学难点:如何描绘记忆中的美食形与色的细部特征。兴趣点:记忆和欣赏中国地方特色的佳肴美食。观察点:节日餐桌上的美食与色彩。

  教具准备:课件;准备一张节日与家人一起共餐的照片。教学过程:

  一、回忆节日景象,导入新课。

  过节了,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哪些活动?

  想一想:节日餐桌上有什么美食?味道、形状和色彩怎么样? 小组互相欣赏大家从家里带来的照片,讲一讲节日秩事。

  二、欣赏课件,了解中西美食。 中西美食的比较。

  找出中国美食“形与色”的特点及美食照片。

  讨论中国各种节日美食特点:如中秋节,有月饼,表示团圆;春节有鱼表示年年有余等。

  三、创设节日情境,设计中国美食。

  中秋节来到了,我们每人设计一盘美食,然后以小组为单位,组合成一桌佳肴。提示:形美的设计:佳肴及容器。色美的表达。共享美食:

  桌布的色彩怎样配菜才好看;

  各小组怎样摆设自己的美食?将每盘菜剪下来,分组摆放,看是用对称式还是均衡式摆设。

  各组互相参观“品尝”。体验愉快心情。

  12泥器皿

  教材分析: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感知陶瓷是我国祖先的重大发明之一,它不但是生活用品,也是独具特色的艺术品。通过动手手尝试实践,掌握泥板成型法、盘泥条法和手涅法三种器皿成型法,进行构思与创作,发展形象思维和动手能力,是本课设计意图。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陶器皿"的形态特征,并能运用"器皿成型"法进行"中空"的器皿构思、制作与装饰。

  2、过程与方法:①在触摸中感受器皿的造型、质材特点;②在浓度中探索"器皿成型法"③在创作中感受具象与抽象的艺术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知道中国陶瓷是我国古代重大发明之一,并对中国陶瓷产生兴趣;②能发挥想像力进行创新表现。

  教学重点:掌握“手捏法、盘泥条法、泥板成型法”三种“器皿成型”法。教学难点:

  1、泥条盘高的技法;

  2、创意构思与创作。

  兴趣点:

  1、锷鱼器皿;

  2、鬼脸器皿;

  3、小组合作创作一组器皿。

  观察点:器皿的造型、色彩、花纹特征;

  2、具象与抽象器皿不同的艺术风格。 教具准备:各种器皿,橡皮泥器皿,橡皮泥,课件。教学过程:

  一、欣赏器皿,导入新课。

  看看生活中的器皿,归纳出器皿的含义:盛东西的日常用具。

  想一想陶瓷是怎样形成的?课文中《橡皮泥餐具》中哪些是“器皿”? 比一比,古汉代陶艺与现代陶艺有什么异同与作用?(感知陶器皿生活用品和艺术品的特征,从造型、色彩、花纹特点等方面来说)

  二、学习三种器皿成型法,突出重点。

  看一看:书上介绍的三种器皿成型法(手捏法、盘泥条法、泥板成型法)能看懂吗?(欣赏课件演示步骤)

  说一说:我喜欢哪一种方法?我掌握了哪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适合制作什么泥器皿?

  做一做:选择一种方法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器皿。

  三、课堂延伸,突破难点。

  看一看:现代陶艺与鳄鱼器皿、鬼脸器皿有什么异同?(相同:盛东西,不同:具象与抽象造型)

  想一想:如何把刚才制作的“器皿”进行添加,变成具象器皿?(动物、植物等)如何抒“器皿”进行“点、线、面”装饰,表现美的造型? 教师演示“镶色法”“与混色法”。

  四、展示评价。

  进行一个器皿展览,评出最有创意的作品,请说说你是运用什么器皿成型法和艺术手法表现器皿?美在哪里?

  13、小泥人和泥面具

  第一课时 小泥人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了解立体雕塑头型的基本常识——基本形与附属形。用瓶子和泥条组合成的头像为基本形,五官和头发为附属形。掌握搓泥条,用泥条缠绕瓶子,并采用捏、揉、粘、抹等技法进行像的造型创作。

  2.隐性内容与目标:感受美术创作的乐趣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学习立体雕塑的基本知识。作品新颖生动,富有美感。学习材料:本课教学所用材料,除胶泥、彩泥、纸黏土外,还可以用面粉加水粉颜料用水和起来使用。教学过程:

(1)布置学生感受搓泥条方法。

  提问:①搓泥条有几种方法? ②说说搓泥条时双手是怎样配合的?(2)体验用泥条缠绕瓶子。

  提问:怎样缠绕泥条才能又快又好?学生分组独立或二人合作缠绕瓶子,由两组学生代表总结成功的经验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3)五官、发型设计。①欣赏图片资料。②布置学生分组。讨论自己所见、所想的五官和发型。

(4)布置学生完成头像作品。教师巡视辅导。(5)展示作品,小结讲评。

  第二课时 泥面具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纸弹簧的基本折叠和制作方法,创作有趣的玩偶形象。

  2、制作各种有趣玩具和玩法。

  3、结合纸弹簧的形态特征,创作有趣的玩偶形象。

  二、教学重难点:

  1、用橡皮泥制造面具,创作有趣的玩偶形象。

  2、制作各种有趣玩具和玩法。

  三、教具准备:橡皮泥、面具

  四、教学过程:

  课题导入:出示几个“蹦蹦跳跳”的玩具实物,用故事表演的形式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由此导入新课。新课教学:

  1、板书课题,说明教学目的要求。

  2、探究质疑,把玩具分给学生。学生看看这些玩具是如何制作而成。

  3、演示制作立体人物造型的基本方法和制作步骤。

  4、尝试制作纸弹簧。

  5、交流讨论,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

  6、综合制作,设计制作各种有趣的玩具和玩法

  7、欣赏评价。

  8、表演游戏。

  三、布置作业:设计各种有趣玩具。

  14无敌孙大圣

  教材分析:

  孙悟空是学生喜爱的神话人物,他那火眼金睛、及七十变的本领引发学生丰富的联想。教材以这一兴趣点,以“无敌孙大圣”为题,以人物形象创作和活动画页设计为学习内容,让学生在“剪裁”与绘画表现的过程中,培养设计意识,发展创新思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感受孙大圣的艺术形象,并运用造型元素、基本形的组合方式表现孙大圣;②运用折、剪、粘贴、绘画手段,设计活动画页。

  2、过程与方法:①在观察中学会"以形观物、以形表物"的方法;②在欣赏中,找出孙大圣的艺术形象特点;在作业的"变身形象"中找出孙大圣的特征,启发创作思维。③在合作创作中,探讨"活动画页"的整体设计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喜欢孙大圣的形象;②能与同学一起设计"活动画页"。

  教学重点:能在活动画页上表现孙大圣的形象。教学难点:

① 把想像中的人物通过绘画形式表达出来; ②剪、折设计与画页人物表现的统一。兴趣点:

① 活动画页;

② 孙大圣的变身形象的联想; ③孙大圣的故事。观察点:

①孙悟空的形象、色彩、服饰特点; ②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经典故事与画面。教具准备:活动画册,图片。教学过程:

  一、欣赏孙悟空道具、形象图片,导入新课。

  1、出示"孙悟空"局部图片,猜一猜:他是谁?激发记忆联想。

  说一说:①你怎么知道他是孙大圣?(抓住孙悟空的形态、色彩特征)②孙悟空的脸部有些什么形状、色彩、,作者如何表现他的“火眼”与“金睛”? 让学生学习以“基本形”组合物象的方法进行观察与表现。如用“葫芦形”表现孙悟空的面部,用红色的桃子形表现“火眼”,用渐变式的环形和黄、黑、白三色表现“金睛”,用红色的半圆形表现嘴巴------

  2、欣赏课本图片,说一说孙悟空七十二变的故事;

  二、课堂发展,激发联想。

  1、孙悟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孙悟空在今天会变成什么形象?在干什么?

  2、如果画出来,抓住什么特征进行变化?变成什么形象才有趣?(形象变、动作变、服饰变)请几个小朋友表演一下孙悟空的各种动作。

  3、那是什么?书上的小朋友在看什么?(活动画页)想一想:①头部、身体为什么分开?②一张对折纸可以画几个孙大圣?③几张对折纸如何粘贴在一起?翻一翻:有什么发现?(利用孙大圣头部与身体的多种搭配,使画页产生千变万化的形象。)

  指导学生在设计制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如何折、剪才能使画页分开头部与身躯两部分而又不断开;人物头部如何结合自然。

  三、学生动手,设计画页。把想像中的孙大圣的变身形象画出来。

  四、分组合作,把画页粘贴在一起,看哪个小组制作的活动画册最好看。

  15变形金刚

  教材分析:

  七巧板是中国著名的拼板玩具。本课以变形金刚为创作主题,以民间益智玩具七巧板的设计及模拟“变形金刚”进行拼摆的游戏活动,让学生体验七巧板的拼图艺术特征:夸张、概括、简洁、生动、趣味性强,从而激发学生对七巧板的喜爱之情。

  教材以“变形金刚”导入,目的是创设“玩一玩”的情境,让学生在“玩”中注意观察:

  1、变形金刚是由什么基本体组构而成?

  2、变形后各部分位置产生什么变化?

  3、变形金刚的形态、色彩、花纹各有什么特征?

  教材还让学生知道

  1、七巧板是由哪些几何形组合而成?

  2、七巧板能拼出很多形状。

  3、体验"七巧板"拼图的概括性、趣味性。

  激发想像力,拼摆出变形金刚并进行装饰,是本课学习的重点;让学生临摹民间七巧板,体验民间七巧板的科学性与艺术形式,是本课难点。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临摹民间七巧板;用七巧板的基本形拼出"变形金刚"并进行装饰。

  2、过程与方法:在"玩"中感受变形金刚"变形"的乐趣;在竞赛中,比一比谁摆的变形金刚最多、最有趣,感受七巧板的科学性、趣味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知道七巧板是我国民间益智玩具;我喜欢七巧板。

  教学重点:制作民间玩具七巧板;运用七巧板拼出“变形金刚”并进行装饰。教学难点:运用几何形的组合方法 进行"组合物象"的想像与装饰。兴趣点:玩“变形金刚”;设计制作七巧板;七巧板拼摆游戏。

  观察点:变形金刚的造型、色彩、变形的功能;七巧板的各种几何形组拼过程。教具准备:七巧板一幅;有关变形金刚的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看一看:卡通片《变形金刚》。说一说:变形金刚有什么特征? 找一找:组成变形金刚的基本要素?

  玩一玩:我的变形金刚可以变成什么形象?

  二、课堂发展,体验七巧板的奇妙之处。

  出示七巧板,说一说对七巧板了解多少?找一找:七巧板有什么奇妙之处?共有多少个三角形、方形、平行四边形?把五个三角形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发现? 知识链接:

  七巧板的发明大概起源于一千多年前我国宋朝。用七巧夺天工板可拼出许多图形,所以人们称它为“智慧板”。到了清朝,有位叫王其沅的人收集了许多七巧板拼成的图样,编了一本《七巧八分图》。后来七巧板传到欧美国家,使西方人对这备战来自中国的益智游戏充满兴趣。

  主要由七块几何形图板组成,包括大三角形两块、中三角形一块、小三角形两块、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各一块。合起来为一个正方形,或者合起成一个长宽比为二比一的长方形。

  做一做:临摹书上“七巧板”,怎样画才能使各种形的边线吻合?

  将正方形白纸板按书中的七巧夺天工板图样划线,注意每个几何形的线与线相交点都必须是那两条相交线的中点。画好后,剪彩开即可。白色的纸板可以按机器人的形态、花纹进行描绘或着色。

  想一想:在临摹中发现了什么?各种形状有什么特点? 摆一摆;①把自己想像中的变形金刚摆出来进行装饰。②把摆出来的图形进行联想,创作变形金刚的“变身形象”。画一画:把拼摆的变形金刚进行装饰、美化。

  三、评价展示,课后延伸。

  说一说:七巧板能摆出多少个“变形金刚”? 评一评:哪个变形金刚最美?为什么?

  试一试:运用这些七巧板形状看看自己能拼出多少个有趣的图形? 找一找:有几种玩法?

  16杂技小演员

  教材分析:

“不倒翁”是孩子们熟悉的民间玩具。教材以滑稽可笑的“七品芝麻官”导致入,让学生在欣赏其简练的造型,又能旋转摇摆和按压不倒的动态时,了解一些简单的“底部重力作用”的科学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设计“不倒的杂技小演员”。运用纸材进行“画、剪、卷、粘贴”

  等活动或选择各种材料设计一个“不倒的杂技小演员”立体造型是本课重点,而“妙用材料”是教学难点。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民间玩具"不倒翁"的科学性和趣味性;

②运用平面或立体材料,设计一个"扳不倒"的立体造型。

  2、过程与方法:

①在“玩”中感受民间玩具“不倒翁”的科学性和趣味性; ②在欣赏中感受“不倒翁”民间玩具的装饰色彩、造型特点;

③在探究中,解决材料妙用和组构“扳不倒”杂质小演员的立体造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喜欢民间玩具"不倒翁",感受其艺术与科学结合的奥妙。教学重点:运用纸材设计制作"扳不倒"的杂技小演员立体造型。教学难点:材料妙用;设计制作美观有趣的“扳不倒”造型。兴趣点:玩“不倒翁”;想像杂技小演员有趣的动态。观察点:“不倒翁”的造型色彩、花纹。教具准备:不倒翁玩具,相关道具。教学过程:

  一、欣赏玩具,导入新课。

  二、出示“七品芝麻官”玩具,猜一猜:它是谁?

  玩一玩:你发现了什么?(不倒翁的底部是圆的,较重,色彩鲜艳,形象滑稽、有趣------)想一想:小博士的话对不对?

  试一试:出示道具,找一些能滚动的东西,放一些橡皮在瓶盖里边,再转动一下,27

  看看有什么发现。

  做一做:制作一个能滚动的立体造型并在上面设计一个动态美的杂技演员。(教师示范)

  三、进入游戏,设计制作。

  1、我们班要组建杂技团,每人制作一个小演员来参加表演,看谁能被选上,只要符合下列标准就可以:造型美、人物动态美、色彩美、扳不倒。

  2、学生设计制作。

  三、评价展示,表演。

  玩一玩,评一评:看谁的杂技表演最有趣?

  17有趣的数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根据数字的特点进行想象变化与装饰。

  2、过程与方法目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造美的思维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将想象转化为表现的乐趣。 教学重点:

  把握数字的特点与学会数字的装饰方法。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根据数字的特点进行想象变化。教学程序:

  1、导入

  师生共同律动→课件同时展示跳动的人形数字→教师说:投影上与我们一 起律动的是谁?看大家能不能认出来?→组织学生认识数字→教师说数字经过美化之后就会变得很有趣,今天我们就一 起来学习《有趣的数字》。出示课题:有趣的数字

  2、新课

(1)如何使数字变得丰富?

  教师说:同学们可以写或画出多少种不同的数字?→组织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写数字(根据数字的特点进行不同方法的书写)。→教师简单小结:同学们写出了单线的、双线的等等,这么多的数字如何使他们变得美丽?(这一环节的用意让学生进上步认识数字的特征并为想象变化埋下伏笔)(2)如何使数字变得有趣和美丽?

  教师接着说:我们一 起来看看“2”有什么方法变得美丽。→用课件展示数字的各种装饰方法,与学生一起分析:有用花纹装饰、用颜色装饰、改变形状装饰。教师将各种图片分别发到各小组,组织学生讨论。→请各小组派代表上讲台根据图片汇报讨论结果。(这一环节的用意是要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主动地发现问题与思考问题,让每一 个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3)教师演示使数字变得有趣和美丽的过程。

  教师说:同学们归纳了很多方法,现在请同学们看看这些方法是如何做出来的。→教师演示花纹装饰的方法:剪纸、贴纸、画图案(点、线装饰或动物花纹迁移)等,→播放《数字谣》,师生共同尝试形状的变化方法:拟人法、联想法,比如教师举例联想法用“0"来问学生"0像什么?",教师简单画出学生举例的物体,增加学生对变形的认识。

  3、作业

(1)同学们想怎样把数字变得更有趣和美丽?

  教师说:刚才老师展示了数字变得有趣和美丽的过程,同学们一 起想想:生活中有什么物体像“1”、生活中有什么物体像“2”??等。

  将小组分成花纹装饰组、颜色装饰组和形状变化组,让学生自主选择制作方法并自由组合成制作小组,要求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并运用桌上的工具材料表现“有趣的数字”,组织学生比一比哪组做的变化多或制作方法多。(2)学生想象、表现,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作业。

  4、评价

(1)小组代表发言

  小组代表说自己小组做了什么或说用了多少种方法、有多少种变化。(2)教师点评小结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及评述表达自己的看法。5.课堂引申

  教师说:我们刚刚学习了数字的变形,其实生活中还有其他许许多多的变化,例如英文字母的变形和文字的变形,只要你们认真地观察,就能发现它们的有趣之处!

  6.评价表的填写

  我学会了......,我的作业......,我想对老师说......。

  18 漂亮的钟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时钟的基本结构;

②运用造型元素进行时钟的具体或抽象造型设计与装饰; 2.过程与方法:

①在比较中找出时钟的基本结构;

②在想像中,抓住基本结构进行创新设计; ③在评价中感受美的设计与美化生活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人文情感。 教学要点:

  1.重点:能抓住时钟的基本结构进行想像与设计制作 2.难点:时钟造型与应用统一的设计构思方法。作业要求:1.基本要求:能画出一个小闹钟。2.较高要求:能设计一个造型美观的小闹钟。

  3.个性探究:能妙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一个造型美、色彩美、装饰美的小闹钟。 教具准备:

  各种造型的小闹钟、色彩、卡、颜料、范作及课件。学生准备:

  小闹钟、卡纸、剪刀、胶水等。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美。课堂导入

  1、模拟钟表店的情景,播放各种“报时器”、时钟行走的“滴答声”。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各种精美的时钟图片。提问:钟有什么用处?

  2、说说你见过的最漂亮的钟。小闹钟是我们学习的小伙伴。又是生活用品和艺术品。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设计一个“漂亮的钟”。听一听、猜一猜感受报时器的声音。

  说一说自己见过的最漂亮的钟。赏一赏钟表店里各种漂亮的钟。

  1、激发学生回忆钟的形象,拓展审美视野,明确钟的作用以学习及本课的任务。

  2、培养珍惜美好时光,好好学习的情感。 课堂的发展

  1、找出时钟的基本结构。

①分析钟有抽象形和具象形两种不同的造型。分析动物造型的钟。②找一找钟有哪几部分组成?

  2、时钟设计接力赛。提出“四美”评价标准:造型美、装饰美、色彩美、实用美。

  3、评一评:

①钟座的具象形和抽象设计。②钟面的“形状”设计。

③时针、分针、秒针的变化设计。④时分、刻度记号的创意变化。

  4、设计与创作:

①讨论研究:怎样设计与创作? ②动手设计制作与装饰。

  布置学生进行闹钟设计比赛,讲明注意事项,看谁是最动脑筋的“小设计师”。轻声播放音乐。

  1、观察各种闹钟的造型,了解钟是由钟面、时针、分针、秒针、刻度记号、底座组成。学习怎样抓住动物特征进行外形设计。

  2、比一比:

  每人画两分钟,看哪一组的时钟设计能达到“四美”。

  3、师生共同评议:在教师的引导下,更深层次地明白设计的方法。

  4、小组讨论:

①钟的外形与应用关系?

②选择什么材料?在紧张又活跃的气氛中设计一个造型美观的小闹钟。

  1、在欣赏和探究中认识钟的造型结构。

  2、动物造型的钟启发想像设计,培养创造思维和设计意识。

  3、通过竞赛的形式以及师生共同交流,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组织设计、评比活动,更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助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反思评价

  1、组织学生把作品摆设在“时钟商场”里。模拟商场“购钟”活动

  2、依据“四美”的评价标准进行选购。

  1、介绍自己作品的设计意图。

  2、同学之间互相欣赏选购评价。 师生共同评价,促进交流和互动。课后延伸

  把你的设计告诉你的爸爸妈妈,并与爸爸妈妈一起修改作品。加强学生与父母亲间的沟通。

  19 多彩的小风车

  1、重点:彩色风车的制作方法。

  2、难点:设计制作对称、能转动的多彩有风车。

  3、兴趣点:(1)玩风车(2)制作风车(3)比赛游戏

  4、观察点:风车的实用美、装饰美的特点

  5、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风车“实用与美结合”的设计意图。(2)掌握对称的设计方法和剪折叠的立体造型方法。过程与方法:(1)在欣赏中知道风车的实用性和艺术性。(2)在比较中找出风车的基本结构。

(3)在实践中掌握“对称”的设计方法和中心轴的安装方法。(4)在玩中探究风车转动的原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1)喜爱小风车。(2)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设计制作一只多彩风车

  2、较高要求:设计一只对称的色彩美的风车。

  3、个性探究:设计制作一只对称、能转动的多彩风车。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说一说:

  1、见过风车?你觉得风车漂亮吗?

  2、你见过的风车用什么材料做的? 想一想:风车有什么用?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风车的图片欣赏。

  2、风车实物展示。

  3、请同学出来玩风车。

  三、风车的创作方法

  1、观察风车,理解风车的结构及转动原理。

  2、制作方法:(边讲述边操作演示)

  折-----做记号----加图案------剪-----叠-----穿孔-----完成3、注意事项: A、要安全使用工具

  B、手工要精细,不能马虎。C、添加图案时,注意色彩的搭配。

  4、作业要求:

  完成一个四叶美术风车,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再完成其它造型的风车。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五、玩风车、评风车、赏风车。

  20船儿漂漂 教材分析:

  船是海上重要的交通工具。本课教材以“折纸船”和运用多种材料制作小船为学习内容,旨在让学生感受知一张平面纸材通过折叠可以改变外形,塑造出各种各样立体、对称的小船;一个废弃塑料瓶,通过妙用,也能让船“浮”起来,从而体验造船的乐趣,了解一些科学的常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纸材折叠小船的方法;②利用废旧物品设计能"浮"的小船;③运用"对称"手法设计。

  2、过程与方法:①在比较中体验科技的进步;②在比较中感知美与实用结合的设计;③在"玩"中学习科学小常识;④在试一试中,发展形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我喜欢折纸船;②感受废弃物妙用的乐趣。教学重点:折小船的方法、步骤;利用废弃物设计制作小船。教学难点:折的创意变化;巧用废弃物制作小船。

  兴趣点:看图折纸船;变一变游戏;科学小实验;制作能“浮”的小船;制作能“前进”的小船。

  观察点:船的对称美、节奏美;船的整体美、装饰美。教具准备:船的模型;各种制作材料。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新课。

  欣赏各种船的模型,比一比:木船、帆船、客船的基本结构。(船体、船舱)想想:船为什么会浮起来?做一做:浮力实验。说一说我的发现: ①

  浮力。船体的形状和船舱的空间大小与浮力的作用。②实用性。观光船与客运船 36的结构不同。③艺术性。А观光船以致力感、美观的外形吸引旅客。Б客船关注客舱美的造型、合适。

  二、折纸船活动,初步体验船的结构。 引导学生折一只不怕水、能前进的小纸船。

  三、设计一只美观、有创意的小纸船。

  变一变:①尝试把步骤图书馆中的双体船变成其它船;尝试把步骤图示中的小艇变成有篷船等。②用方形纸可以折出怎能样的船?如帆船等。③添加什么变成客船、帆船、观光船、渔船、渡轮等?

  做一做:运用对称、均衡等美感形式,设计和装饰小船。

  四、展示游戏,体验快乐。

  玩一玩:哪一组的船跑得好、开得稳?

  比一比:哪一组的船造型美、色彩美、装饰美?